人民網
人民網

技能人才在從業人員中佔比居全省前列

湖州:產教融合功夫深 “三人行”中有高手

董梁
2025年02月16日08:30 | 來源:湖州日報
小字號

  記者近日從湖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截至目前,湖州市高技能人才總量已突破23.7萬人,技能人才佔從業人員比例達34%,居浙江省前列。在八大新興產業鏈的強勁拉動下,湖州正以“技能引擎”驅動產業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34%對湖州意味著什麼?湖州市人力社保局給出解釋:這相當於每3名從業人員中就有1名技能人才。

  快速攀升的數據背后是產業需求的強力牽引。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半導體及光電等八大新興產業鏈鏈長制全面實施,湖州產業能級提升催生更多人才需求。由於轉型制造精密家電、新能源汽車磨具,技術含量高,浙江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東敏坦言:“一條自動化生產線需要專業技工,這類人才招聘周期比普通崗位長很多。”

  為擴大人才“蓄水池”,湖州產教融合經歷了從“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轉變。

  “過去主要是培養茶藝師等服務業技能人才,現在瞄准產業鏈缺口定向輸送技能工匠。”湖州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湖州交通技師學院,新能源汽車專業2024屆畢業生人均獲得4到5個崗位邀約,一些車企甚至將教學車輛直接送進實訓室。“拆解得越細,企業越滿意,因為學生真正吃透了技術原理。”該校汽車工程部部長朱漢樓說。

  如今,這種“把產業鏈需求搬進教室”的模式已成湖州產教融合的標配。2024年,湖州在全省率先實現技師學院市縣全覆蓋。安吉技師學院入選浙江省一流技師學院培育單位,成功申報汽車工程技術等省級高水平專業群6個﹔新設湖州求是技工學校,填補湖州生物醫藥、應用設計類技能人才培養空白﹔完成技工院校全日制招生4461人,創歷年之最。

  隨著政策工具箱的持續擴容,湖州構建起“技高者多得”從業新生態。據統計,僅2024年,湖州培育“以技提薪”示范企業90家、簽訂能級工資集體合同2631份,惠及職工30.86萬人次。

  2025年,為持續破解緊缺性人才瓶頸,面對八大新興產業鏈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湖州亮出組合拳:繪制“技能地圖”,上線數字化平台,動態監測重點領域人才缺口,按需發布培訓目錄﹔ 打造“30分鐘培訓圈”,依托企業培訓中心、鄉鎮成校等節點,實現技能提升“就近辦”﹔實施“匠苗計劃”,計劃全年培養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2000人、企業新型學徒3000人﹔強化要素配置,推動人才獎勵、住房保障等政策向半導體、精密制造等尖端領域傾斜。

  湖州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湖州計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萬人次,力爭新增技能人才3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萬人以上,技能人才佔從業人員、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2個佔比均超35%,為八大新興產業鏈崛起筑牢人才基座。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