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標本“空中來”
杭州余杭“低空生命線”拿下國家級榮譽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早上9時,一架搭載著“標本專用恆溫箱”的無人機從杭州市余杭區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余杭二院”)余杭分院竹園村服務站平穩升空。機上裝載著剛剛採集的血液樣本。13分鐘后,無人機順利降落在醫院專用樞紐站,樣本被及時送到余杭分院檢驗科。
這是余杭二院打造的“5G+醫共體醫療標本運送”醫療便民“5G+”場景。2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健委公布“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全國優秀項目名單”,該場景成功入選。
這次無人機送檢的血液樣本中,就有鄭女士的。“太方便了,有無人機替我跑一趟,我在‘家門口’聊會天的工夫就能等來電子報告結果。”63歲的鄭女士是余杭分院的簽約患者。這些年,她受腎臟疾病困擾,得定期上醫院復查生化指標。
以前,鄭女士每回都要往返兩個多小時去杭州市級醫院。前幾個月,余杭二院醫共體的無人機運輸航線正式聯通了“家門口”的竹園村服務站,讓她的復查路簡單了不少。現在,鄭女士在服務站完成抽血后,無人機便會將血液標本送往余杭分院或醫共體總院。
事實上,像這樣打通“醫共體總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空中醫療航線”已遍布余杭。早在2020年,余杭區就推出了“5G+無人機”的醫療運輸模式。余杭二院作為轄區內服務人口多、人口密度大、醫療需求較高的區屬醫院,成了區內首個嘗試者。目前,余杭二院已陸續開通了從醫院往返浙江省血液中心的1條血液運輸線和7條基層醫共體檢驗標本運輸航線,實現區域內醫療物資的即時互通、即時配送。僅2024年,這些線路就累計飛行了6100余架次,飛行時長900小時。
常態化的“低空生命線”的運轉,讓余杭區不少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快速完成配藥和醫療檢查。“拿血液運輸為例,和路面運輸往返取血需近2小時相比,無人機這位‘空中快遞小哥’平均能節省一半的時間。”余杭二院相關負責人說。
余杭二院“5G+醫共體醫療標本運送”的建設成果折射出余杭區推進“5G+醫療”建設的努力。如今,余杭公立醫療機構已開通26條無人機轉運航線,實現轄區12個鎮街全域覆蓋、45家基層醫療機構常態化開展。與此同時,余杭區不斷推進“智慧醫療”建設,推廣“安診兒”智慧導診系統應用,並啟用了3輛“5G+健康共富直通車”,走村入戶為轄區居民送去精准健康服務。
后續,余杭區將繼續聯結企業、高校等資源,不斷推進“5G+醫療”建設,解鎖智慧醫療新場景、新模式,為群眾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為轄區高質量發展筑牢基層衛生服務“網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