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社會家庭多方聯動 促進高質量權益保障
浙江義烏多措並舉助流動兒童融入新家園

記者2月17日從浙江省義烏市民政局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流動兒童關愛保護,促進流動兒童均等享有高質量權益保障,義烏市民政局聯合該市公安局、教育局等部門印發了《義烏市加強流動兒童關愛保護實施方案》。
義烏興商建市,外來人口較多,該市共有16周歲以下流動兒童10.6萬人,國際流動兒童3200余人。近年來,該市注重抓實流動兒童權益保障工作,高位統籌謀劃,全流程高標准推進,形成“來了就是義烏人”的政府、社會、家庭多方聯動保障流動兒童權益良好氛圍,探索出一條具有示范意義的流動兒童融入新路徑。
在生活融入上,義烏市注重“四友好”建設,即政策友好、硬件友好、環境友好、氛圍友好。為此,該市制定了加強流動兒童關愛保護實施方案,並明確23個相關部門的職責。同時,積極推動城市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增設兒童友好設施和活動場所,為流動兒童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此外,該市還建立社區兒童主任制度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並打造兒童友好城市宣傳IP,營造了濃厚的友好氛圍。
在文化融合方面,義烏市通過成立兒童觀察團、國際兒童合唱團等組織,為流動兒童提供與本地兒童交流互動的平台。同時,利用地域文化打造系列品牌活動,讓流動兒童更好地了解當地文化,促進他們的文化融入。此外,該市還連續12年開展關愛“小候鳥”系列活動,有效解決流動兒童無人照顧等問題。
在服務提供方面,義烏市採取多元化服務模式,包括“政府+”“社會+”“創新+”“延伸+”等。通過創優黨群服務中心、婦兒驛站等空間,為流動兒童提供延伸托管服務。同時,深化公益項目,為流動兒童提供多樣化的課程和活動。此外,該市還制定兒童友好的地方標准,建設智慧校園系統,並完善托育、學前教育體系,為流動兒童的成長提供有力支持。
在保障措施方面,義烏市實現信息數據共享、教育資源均衡、健康保障共建、權益保障共振。該市建設兒童綜合大數據管理系統,提升工作的精准性。同時,貫徹落實學校“民轉公”政策,保障流動兒童平等享受高質量教育的權利。此外,流動兒童還享受與戶籍兒童同等的醫療服務,並被納入臨時救助、慈善幫扶范圍。為流動兒童提供法律援助全流程免費跟蹤幫扶,更是為他們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