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圈一鏈”架起人才成長階梯
紹興加快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

揉面排氣、搓條切擠、和餡調味、擀皮包餡、捏褶包好、蒸燜出鍋……日前,以小籠包制作為主題的2025年首班嵊州小吃技能培訓,在紹興嵊州市農民培訓學校進行結業考核,27名學員通過考核並獲得小籠包制作省級專項職業能力証書。“有這一技傍身,回去就可以自己開店賺錢啦。”學員童陸君說。
技能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但這一群體的價值和貢獻往往被忽視。“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認知,必須加快推進打造產教融合的技能型社會建設。”紹興市人力社保局職建處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圍繞產業發展需求,聚焦共育共享,紹興加快培育“行業技能生態圈”。在全省率先成立先進制造業技能人才培養聯盟和數智高技能人才培養聯盟,吸納龍頭企業、職業院校、行業協會等成員單位150余家,2024年以來累計培養數字高技能人才9000余人,同比增長87%。
在此基礎上,2025年紹興將推動產教融合“精准滴灌”,重點聚焦紡織、化工、低空經濟、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建立6個“行業技能生態圈”,發揮龍頭企業牽引作用,將培訓資源進一步輻射到行業上下游企業,計劃培育技能型企業500家,為重點行業領域輸送高技能人才2萬人以上,不斷提升產業急需技能人才供給力。
為促進全民技能素養大提升,紹興聚焦普惠可及,充分發揮人社部門、培訓機構(學校)、鎮街、村社各自資源優勢,多元共建“30分鐘培育圈”,目前已建成點位175個。同時,紹興持續打造覆蓋城鄉的三級培訓矩陣。2025年將依托轄區便民服務中心、基層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等載體建設100個技能培訓驛站,依托鄉鎮(街道)技能培訓機構、公共實訓基地、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等平台布局20個技能培訓中心,利用村社黨群服務中心、文化禮堂等載體建設50個技能培訓驛站,並推動更多“技能特派員”下沉一線提供技能培訓、技術指導等服務。
技能共富如何可知可感可及?紹興全力打造“技能興村共富鏈”,各地聚焦本地富民產業,制定次塢打面制作、花雕制作、香榧栽培等62個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為農村實用人才和轉移就業勞動力提供門檻低、上崗快的技能培訓項目。延伸技能創富場景,將共富工坊產業類別和機構培訓工種進行系統配對,通過開設技能共富學堂、推動工坊人才評定等舉措,提升工坊從業人員技能水平,打造“提技能、興產業、促發展”的共富工坊技能創富模式。
“技能型社會基本單元建設已列入今年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我們將加快構建完善‘兩圈一鏈’高水平技能支撐體系,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紹興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