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仙居縣下湯遺址入選“202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2025年02月19日14:48 | 來源:潮新聞

2月19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了“202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分別是吉林和龍市大洞遺址、浙江仙居縣下湯遺址、甘肅臨洮縣寺窪遺址馬家窯文化聚落、陝西寶雞市周原遺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號墓、江西景德鎮市元明清制瓷業遺址群等六項。其中,仙居縣下湯遺址為浙江省內唯一入選。
仙居縣下湯遺址位於仙居縣橫溪鎮下湯村,發現於1984年,為距今近1萬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下湯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目前已累計考古發掘面積2250平方米,發現了壕溝、人工土台、房址、食物加工場所、紅燒土“廣場”遺跡等,已初步復原出下湯遠古村落的結構布局,這是我國早期稻作農業社會組織結構的重大突破。
據介紹,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長江流域一系列稻作遺存的發現,學界提出了水稻起源於長江中下游的觀點,而其背后的早期社會面貌卻知之甚少。下湯遺址貫穿新石器時代始終,經歷了從稻作農業起源到新石器晚期農業高度發達的整個歷程,新發現的聚落要素、聚落結構,為研究我國早期稻作農業社會提供了重要樣本。
“這裡的遺址文化層堆積厚達2.5米,包括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四大階段,如此跨度的文化序列在浙江具有唯一性,在已發掘的上山文化遺址中聚落要素最為完備、結構最為清晰、內涵最為豐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下湯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仲召兵在中國考古新發現發布現場,領下這份榮耀,也不斷講好“下湯故事”。
據悉,接下來,下湯遺址將不斷加強考古遺址公園的開發和建設,除了考古成果的展示,還會增設互動體驗、研學、文創產品等內容的開發,讓更廣大的群眾受益。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