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去下一個頂峰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2月18日,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浙江經濟第一區”余杭召開了一場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
會場內,一句句鼓舞人心的交流發言“走心”又“提氣”﹔會場外,一項項最新科技成果展示著“百家爭鳴”的余杭高精尖企業在各自細分賽道上的核心競爭力﹔會程中,一條條如春雨般潤物無聲的新政紅利逐漸釋放,為落戶余杭的企業人才帶去了滋潤心田的甘露……
透過這些,我們看見了余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實力與活力,也看見了余杭再攀高峰、勇挑大梁的信心、誠心和決心。
2月18日,余杭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在堅定信心的同時保持清醒
2022年的余杭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余杭提出“雙千億”的經濟發展目標,即力爭通過三年的不懈奮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財政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如今三年過去,該區2024年GDP總量突破3300億元,穩穩蟬聯浙江第一,更以3355.67億元的成績實現了超越“原余杭區”的歷史性突破。
三年來,余杭區每年將財力的70%以上用於保障和支持民生。如今,余杭區“三大差距”持續縮小,老百姓的獲得感越來越強。
事實上,余杭區每年開年都要舉行“高質量發展大會”,2024年更是接連召開3場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孕育磅礡的未來創新動能。到如今,余杭已經厚植了足夠的信心與底氣。
據盤點,余杭的國家大科學裝置數、省實驗室總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數等科技指標均位居全省第一。從2024年度公布的杭州市總部企業名單來看,余杭共有67家企業上榜。其中,千億級總部企業2家、百億級總部企業4家。
杭州市余杭區。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與此同時,余杭更是連續8年奪得杭州市綜合考核區(縣市)第一。這証明,余杭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優等生”,更是高質量發展的“全科生”。
“優等生”如何再拔尖?“全科生”如何更全面?
2024年年底,余杭召開的區委十五屆十一次全會提出“經濟大區挑大梁,高原之上再建高峰”的戰略目標﹔2025年該區新春第一會更是提出了2025年“19184”工作目標。
“2025年是余杭再攀高峰的關鍵之年,也是大區挑大梁的奮進之年。”會上,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區委書記劉穎表示,高原之上再建高峰,要信心滿滿、豪情滿懷。
信心何來?來自於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來自於始終以長期主義者的堅定狠抓創新驅動、人才引領,來自於始終以勇做“弄潮兒”的格局持續做強數字經濟先發優勢,也來自於始終以“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的理念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會上,余杭為60余家企業頒獎表彰。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談完優勢與底氣,劉穎話鋒一轉——在堅定信心的同時,也要保持清醒:國際形勢日益復雜,面臨更加嚴峻挑戰﹔科技變革方興未艾,需要攜手搶佔人工智能新風口﹔區域競爭日趨激烈,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
“沒有等來的輝煌,隻有干出來的精彩。”會上,劉穎表示,要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跳出余杭看余杭、立足全局發展余杭,打好逆勢而進的主動仗,干好難而正確的事情,努力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成果,為省市發展大局多作貢獻。
以真心實意召喚更多科技“小龍”
大會現場,某科技公司董事長祝銘明佩戴著公司最新研發的智能眼鏡,講述了企業十年創新路上的風風雨雨,也道出了余杭與企業攜手並進的發展軌跡。
該公司所在的夢想小鎮,於十年前提出了“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的口號。如今,這句口號已成為余杭區營商環境的生動寫照,並逐漸輻射至杭州市、浙江省,成為政府服務企業的共識。多年來,在“陽光雨露”的滋養下,余杭區涌現出一大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企業,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今年春節,“杭州六小龍”火爆出圈,成為全民熱議話題。“六小龍”之一的強腦科技,就來自余杭區。
“作為扎根余杭的科技企業,余杭區對未來產業的高度重視和戰略布局讓我們看見了區域強勁的創新活力,更堅定了我們在腦機接口領域深耕細作的決心。”強腦科技創始人韓璧丞說。
工作人員用智能仿生手寫毛筆字。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人才引領、創新驅動是余杭區跨越式崛起的制勝法寶。眼下,如何讓更多科技“小龍”加速涌現?
“喊口號沒用,畫效果圖也沒用,要有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幫助人才創業,否則都是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實在行動中。”會上,劉穎表示,過去三年,余杭每年給到企業和人才的補貼均超100億元,“以真金白銀來體現我們的真心實意。”
三年前,余杭區發布了“黃金68條”產業政策體系。經過三年的實踐與持續的優化調整,這次大會,余杭區推出新一輪產業政策體系——《余杭區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意見》。
人民網浙江頻道從會上獲悉,新政將深化實施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產業興盛、梯度培育、要素保障等五大戰略,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動力,持續優化“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的營商生態。
在人才引領方面,余杭將加快釋放頂尖人才群體引領產業革新、帶動行業進步的創新勢能,如,探索新興科技企業發現機制,全力支持新興科技企業發展。在創新驅動方面,余杭將繼續激勵企業研發投入,對高能級研發攻關項目、未來產業新賽道企業項目等,分檔予以研發補助。
會上,“青才引領”教科人一體貫通行動啟動。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為促進產業興盛,余杭將每年安排最高5000萬元的“算力券”資金,加大力度支持企業購買算力服務﹔每年發放最高5000萬元的“模型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應用成本。
余杭還要加快形成龍頭引領、中堅強大、活力充沛的企業梯隊,將支持樓宇(總部)經濟發展、培育獨角獸企業、繼續支持創新創業。此外,余杭還將進行人才服務、公共服務、空間與金融等多領域的要素保障,通過打好政策“組合拳”,讓企業在新中心的熱土上沒有后顧之憂地奮發前行。
當天進行的重大簽約,也與新政一脈相承。余杭通過“人才新伙伴”代表、“創新成果轉化”、“YU建未來”、“金融聚力余杭”4場簽約,加速匯聚人才、創新、金融等黃金要素資源,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面保障。
簽約后,10個具有前瞻性、突破性的創新項目正式落地未來科技城。這些項目來自人工智能、未來醫療、腦機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將以科技創新之力引領產業躍遷。
大會上的簽約儀式。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金融聚力余杭”簽約中,中金資本、中信建投資本、君聯資本、東方嘉富等國內外領先的14家市場化機構與余杭攜手,將憑借前沿的行業洞察力,助力余杭挖掘一批有潛力的創新企業,並通過基金投資等方式助力企業成長壯大。
去下一個頂峰
此次大會上,余杭區正式啟動“未來攀峰”行動,要在近年已經謀劃的賽道基礎上,夯實人工智能基礎底座,加快布局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類腦智能等三大前沿風口以及X個前沿領域。這個“X”,對於余杭來說,不是未知,而是無限可能。
會上,韓璧丞直言,企業能有今天的發展,要特別感謝余杭的前瞻性眼光。
“2018年,當腦機接口技術還不為人知時,余杭區領導就來到波士頓考察我們的辦公室。這次考察讓我深切感受到余杭對高科技產業的重視,堅定了我們將總部遷至余杭的決心,致力於將腦機接口產業化。”對於當年的余杭來說,腦機接口就是一個“X”,而今天,這項技術已經讓未來場景走向現實,強腦科技也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個融資超3億美元的腦機接口企業。
大會現場,余杭區正式啟動“未來攀峰”行動。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光環與壓力並行,如今,經濟大區決定再攀高峰,繼續勇挑大梁。這回,余杭的“線”放得更長,思路也更清晰——以放眼全球、面向未來的戰略眼光,開啟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征程。
首先是做強科技創新動力源。余杭能夠從一個農業大縣成為浙江經濟第一區,靠的是科技創新。下一步,余杭將在打造高能級的創新平台、聚集高水平創新人才、推動高質效創新轉化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其次是跑出產業發展加速度。數字經濟是余杭的支柱,2024年,余杭區以兩位數的增速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2298億元,總量全省第一,佔杭州市的比重已接近40%。
新的一年,余杭將實施數字經濟再攀峰,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牽引作用,持續壯大腰部企業矩陣。同時,加快塑造數實融合新優勢,競逐領跑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新賽道,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再者,余杭將千方百計強招引,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多措並舉招引大好高項目和鏈主型企業,迭代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強化政策、服務等要素保障,全力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與此同時,余杭將著力激發市場主體新活力。圍繞進一步擦亮“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的營商環境金名片,加強“經濟高質量發展68條”等政策的宣傳和兌現,完善“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成長鏈條,持續打響“余商出海”品牌,切實幫助企業“提質效、快成長”“拓市場、搶訂單”。
會上同步啟動“余商出海”行動。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此外,余杭將堅持和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立足縮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統籌做好“強城”“興村”“融合”三篇文章,圍繞打造世界級城市中軸線,加快推進余杭“一館四中心”等重大項目,持續引進布局省市教育、醫療等優質資源,推動中軸線建設提速增效、“和美余鄉”提質擴面、公共服務提檔升級,爭當共富示范排頭兵。
守正創新,實干爭先。去下一個頂峰,余杭已趁春光啟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