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鼓勵中小學校課間延長到15分鐘,把更多時間空間還給學生

金華:讓校園變得輕鬆 為學生健康加碼

葉駿
2025年02月21日09:07 | 來源:金華日報
小字號

  2025年浙江省兩會“廳(局)長通道”上,浙江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春雷介紹,浙江將指導各地優化中小學課間作息時間,鼓勵課間時間從10分鐘延長到15分鐘,保障學生的綜合體育活動時間。開學前,省教育廳又提出,從2025年春季學期開始,鼓勵各地各校將課間活動時間由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

  幾代人習慣的“課間10分鐘”,變成“課間一刻鐘”,看似簡單的時間增減,體現的是教育理念的進步——把更多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孩子們動起來、跑起來,身上有汗、眼中有光、腳下有力。

  一次更多元更鬆弛的小微調整

  踢毽子、玩呼啦圈、跳房子、扔沙包、過繩梯、跳皮筋、玩老鷹捉小雞、丟手絹……2月19日上午,第二節下課鈴聲一響,學生們像一群歡快的小鳥,紛紛涌出教室,校園操場、走廊及各個角落,瞬間變成一個充滿活力的樂園。

  新學期開學后,金華市秋濱小學迎來一項時髦又好玩的改變——課間時間從原來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這一調整是全方位的,第一節課后的30分鐘陽光大課間照舊,上午下午各有2個15分鐘小課間,原來10分鐘的“無為而治”變成現在的主題式活動:

  3個小課間分別是藝術實踐類、探索發現類、社交互動類,外加體育活動,分年級分班級交互輪流﹔第4個小課間是“躍動15分——繩彩飛揚”,全校學生一起跳繩。其間,學生們可以參與名家名曲欣賞、涂鴉、連環畫創作,以及魔方、巧算24點、華容道、九連環、漢字飛棋等游戲。

  與以前相比,現在的小課間不僅為學生提供更多游戲放鬆的時間,也讓校園生活更豐富多彩,學生們玩得更多樣更充裕,歡聲笑語此起彼伏,構成一幅快樂與健康共美的生動畫面。

  “課間時間變長了,我們可以玩得更盡興!”五年級學生洪煒雯說,她最喜歡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跳房子,不僅有趣還能鍛煉身體。三年級學生吳雨芩說,華容道有點難,不斷嘗試最終破解出來的時候,特別有成就感,那種喜悅無可替代。

  “有時候孩子們上完廁所,就沒有多少時間玩了。現在多了5分鐘,大家明顯更放鬆,課間活動更加豐富。”秋濱小學班主任金老師介紹,學校會安排一些護眼游戲,像套圈、空中彈力球等。也會安排一些益智類活動,把孩子們喜歡看的書放在班級圖書角,給他們更多選擇更多快樂。

  校長葉軍說,課間時間延長后,學生精神狀態更好,課堂上的專注力也有所提升。這一改革不僅讓孩子們放鬆了身心,還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創造力,成為學生快樂成長的重要環節,“我們特別注重小課間活動的安全,安排老師做好巡視,確保每個孩子都能盡情玩耍、快樂成長。”

  新學期,永康市民主小學精心設置多樣活動場所,打造動靜相宜的15分鐘課間活動。師生們一起集思廣益,用彩色線條和色塊將操場劃分成不同區域,設計了數十種“課間微運動”項目,如“蘿卜蹲”“跳跳蛙”“花樣踢毽子”等,分批進行室外活動,既有趣又富有挑戰性。此外,學校還推出探索發現類、提升素養類、實踐動手類、社交互動類室內活動,如“動感杯子舞”“耐心挑挑棒”“巧移漢諾塔”等數十種小游戲,校園各個角落都被巧妙利用,成為孩子們的歡樂天地。

  永康市民主小學黨總支書記朱建軍表示,民主小學的校園處處是風景,學生們在課間活動中獲得多種滋養,“15分鐘課間時光,增加的不僅僅是時間,更增加了童年的快樂和健康。”

  一次小切口大收益的良性探索

  新學期伊始,東陽市教育局迅速響應,在該市以小學段為主的33所學校,率先試點課間15分鐘休息制,為學生成長“加碼”。

  東陽市外國語小學、吳寧五校、畫水鎮中心小學等校都第一時間重新規劃課程表。“除了普通課間,課表最大變化就是大課間,時間從30分鐘延長到45分鐘,讓學生有更充足時間在運動后放鬆。”東陽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吳曉宏表示。

  同時,各校充分利用空地、走廊、操場等空間,因地制宜設計跳繩、踢毽子、打乒乓球等活動,提升學生參與課余活動的便利性﹔通過“5+10”管理模式,前后課的老師銜接陪伴,或推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黃帽”文明勸導員,保障學生課間活動安全。

  東陽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負責人介紹,東陽選擇此前已創建成為省級現代化學校的小學及部分有意願的優質民辦學校率先試點,其他學校積極跟進,推進課間15分鐘活動優化調整。“東陽還組建了經驗交流群,分享先進地區經驗、提供多樣地面體育游戲資源,及時研討解決各類問題。”

  新學期開始,蘭溪市錦繡育才小學、永昌中心小學這兩所蘭溪的試點學校也及時更新作息表,課間時長由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傳統游戲等活動的融入,讓課間活動比以往更加熱鬧,學生可以有更多互動,玩得也更盡興。

  “除了能讓孩子們放鬆,還能讓他們從小樹立合理規劃休閑時間的意識。你看,學生和老師的腳步都慢下來了。”蘭溪市錦繡育才小學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吳燕芬認為,課間15分鐘是一次良性探索,通過小切口、小改動換取大效益、大價值。她最大的感受是,孩子們利用課間進行有益社交和適量活動,勞逸結合、適度留白,校園生活更張弛有度。

  蘭溪市教育局教育科科長肖栩介紹,試點學校作息調整后,學生到校時間、下午放學時間保持不變,教師做到課課不拖堂﹔嚴禁出現課間活動“圈養”行為,督促孩子走出教室,通過適度運動、游戲、社交等形式,積極營造多姿多彩、健康活潑的新型課間生態。

  一次小破圈大實效的優化升級

  據悉,杭州學軍小學從2024年開始率先在全省探索課間活動調整到15分鐘,今年新學期又做了升級。校長張軍林介紹,把孩子的時間解放出來后,其實孩子們有很多創意。這個學期,他們在解放時間的基礎上,把空間也解放出來,每個樓層之間建設了一間燕樂園,開放給孩子們。同時,開展“班級圈”改革,一(1)班隔壁是二(1)班、三(1)班、四(1)班,不同年齡段孩子在同一個空間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推進課間15分鐘改革,一方面是想多給孩子一些在校的閑暇時光,另一方面希望教孩子們學會如何玩耍。”

  小課間時長延長到15分鐘,這“擠”出來的5分鐘怎麼調整,調整后如何安排活動,究竟讓孩子們干什麼,這是各校最關心的。記者獲悉,在確保整體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午休時間、運動時間的前提下,大多學校採取拆分大課間、調整午餐時間等方式,讓孩子們有更多游戲、運動時間。

  課間延長5分鐘,關鍵還在於動起來,很多學校想方設法增加各種活動、運動道具,改造“金角銀邊”增加活動空間,讓孩子們有東西玩、有地方耍。

  金華市環城小學長湖灣校區下周開始實施課間15分鐘,每天將有3個小課間,有的由班主任自由組織活動,學校也有活動建議,像5分鐘閉眼休息、眼部按摩、頸部伸展,以及傳統游戲等輕度有氧運動和社交互動與心理調適等。金東區曙光小學在作出小課間調整設計后,准備分高中低3個學段,分別設計5分鐘座位操,在空地上設計10分鐘傳統游戲,如跳房子、踢毽子、玩呼啦圈等,每周5天不重樣。

  金華市教育局基教處工作人員表示,已布置各縣(市、區)上報市級試點各兩所(小學、初中各1所),其他縣級試點結合實際情況作好部署。根據省教育廳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試點先行,設置至少一個月的課間時長調整准備期﹔同時,各地各校依據校情、學情,積極穩妥調整作息時間表,優化課間活動時間,豐富課間活動形式和內容,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場,把學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