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文化旅游互“飆戲” 當好產業“雙主角”
今年以來全市接待全域游客量同比增長12.38%

移步換景,來自全國81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160余件作品一一躍入眼帘﹔借助巨幕光影等先進數字技術,在全新的“視界”中深度體驗非遺魅力……近日,在湖州市南潯區荻港村,不少游客在非遺裡的中國陳列館參觀。
作為我國首座展示全國各省份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陳列館,該館於2024年8月開館,開館百日累計客流即突破了10萬人次。“《非遺裡的中國》第一季節目中出現的所有非遺作品都能在這裡看到,被文化味、生活化、沉浸式的打開方式深深吸引,特別適合帶孩子一起來。”來荻港旅游的上海游客陳麗娟說。
這是湖州探索特色文旅融合發展路徑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湖州持續聚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各區縣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創新發展文旅業態,全市文旅經濟呈現百花齊放的良好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接待全域游客1.2億人次,2025年以來全市接待全域游客量同比增長12.38%、過夜游客量同比增長15.21%,文旅消費持續升溫。
德清縣是良渚文化的重要遺存地,世界青瓷、人工養殖珍珠的起源地,莫干山也是鄉村民宿的重要發源地、中國民宿發展的樣板地和標杆地。來到莫干山的中外游客欣喜地發現,文化藝術被植入美麗山谷。“駐村綠卡”計劃的實施,吸引了一批具有知名度影響力的藝術家來到莫干山採風創作、交流研討等,隨著編劇村、書畫村、作家村、綜合藝術村相繼建成,當地鄉村變得“藝”趣盎然。與此同時,以書畫藝術為主題的三秋美宿、以圖書館為主題的莫干山居圖等民宿,讓游客住得有趣、有味,文化令“宿在德清”散發出持久魅力。
據悉,以文塑旅是實現旅游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近年來,依托旅游產業,湖州積極探索發掘、重塑、提升文化資源的新路徑,推動文化走向“遠方”。登上“青綠湖影”游船開啟一趟江南美學之旅,在現代聲、光、影交織中領略吳越古邑、項王起兵的歷史風採,感受絲瓷筆茶等文化名片的獨特韻味﹔沿著“跟著陸羽去問茶”游線前行,一路親近綠水青山,了解飲茶習俗、茶史遺跡……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游客來到湖州,擁有了越來越豐富的文旅體驗。
“當前,我們還會同區縣主動接洽上海、北京等投資主體28批次,‘藝術在南山’沉浸式鄉村文旅等10個文旅項目簽約,總投資12.19億元。”湖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滬蘇湖高鐵開通及入境游熱潮涌動,全市文旅相關行業不斷解鎖文旅融合新場景、新玩法、新體驗,結合演藝經濟、節慶賽事等打造特色文旅精品,在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上實現新提升,激發文旅消費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