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70年︱一條暖流如何孕育“最美海島”?

去不了聖托裡尼,就去南麂吧!這不是一句廣告詞,而是游客們自發在社交平台上給出的評價。
海島有何魅力?初春時節,我們從溫州平陽鰲江碼頭乘船出發,一路向東2個小時,便抵達了南麂島。
聆聽著習習海風,漫步在細軟的白沙灘,美好不言而喻。然而70年前,這裡卻是硝煙彌漫、解放浙江全境的最后孤島。
沿著紅色足跡,我們一起來領略來這個“最美海島”的別樣風情。
冷暖流交匯的“天選之地”
為什麼南麂島成為浙江全境最后一個解放地?這與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南麂島懸於海上,坐落於浙江最南端,戰略地位在浙南眾多島嶼中顯得尤為突出。
初登小島,東方岙村村書記鄭榮貴帶著我們去看村口的坐標圖:北緯27°,距離平陽鰲江口30海裡,離台灣基隆140海裡,離釣魚島160海裡。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南麂島還成為海洋生物的樂土。“看似平靜的海島,底下實則暗流涌動。”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奎棟告訴我們,延綿東海岸,挾裹著冷水的“浙閩沿岸流”,一路向南,與氣勢洶洶的“台灣暖流”正面相遇。當低溫低鹽的寒流與高溫高鹽的暖流交融,大量的營養物質匯聚,滋養著多樣生物,又像天然的“攔截帶”,聚攏來往魚群,至今南麂島被鑒定發現2155種海洋生物,收獲“貝藻王國”“藍色牧場”“海上神農架”等盛譽。
在鄭榮貴印象裡,南麂島從不缺海貨,“小時候我們隨意去海灘邊挖點淡菜、龜腳、沙蛤、貝殼,拿回家蒸蒸煮煮就是一道菜。”
冷暖流交匯下,也令南麂呈現出“海天一色”的盛景,尤其夏季,其海水清澈度和色彩之美在國內海島中獨樹一幟。據介紹,這裡海域含沙量低、透明度高,隨著季節轉暖,海水愈發湛藍。
大自然的特殊饋贈還不僅於此。在海浪和潮汐沖刷下,南麂島上基岩裸露,岩壁聳秀,怪石竦峙,演變出了獨特的自然風貌,也造就了“猴子拜觀音”“海上珍珠”“熊貓聽潮”等天然景觀。其中大沙岙沙灘作為世界罕見的貝殼沙灘之一,是由千萬年來無數貝殼死后的殘骸被海潮沖上岸並逐漸化為沙粒而形成。這種細膩的白色沙粒在陽光下閃爍著如珍珠般的光澤,輕輕踏足其中,仿佛置身於一個夢幻般的童話世界。
游客紛至沓來的“最美海島”
70年風雨歷程,南麂島如今煥然一新。尤其旅游業迅速興起,成為全國“海島控”心目中的“白月光”,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
據統計,南麂每年吸引游客超12萬人次,年均旅游總收入超2億元。
“這裡滿足了我對海島的所有美好想象,有種返璞歸真的舒適感。”沿途碰見90后旅客小張,她已是第三次登島游玩。
在鑫豐村后隆自然村的礁石峭壁上,我們看到連片的洞穴民宿,走進不規則的大岩洞客房,窗邊蔚藍海岸仿佛觸手可及。洞穴民宿負責人80后徐子惠告訴我們,原先在杭州從事旅游規劃工作的她,被海島生態吸引,成為島上較早一批進駐的民宿主。
“我曾到過聖托裡尼,愛琴海邊白色建筑群給我帶來視覺沖擊,南麂島也有藍色海岸,給人無限聯想……”2012年起,徐子惠開始謀劃南麂民宿開發,利用海島上天然的防空洞,“開鑿”出了23個180°視野的洞穴海景房。貼合海島生態的民宿設計,一下子成為游客打卡地,旺季房間還需要提前兩個月預定。
同樣被海島生態吸引的還有95后雲南人胡雅婷,她在2024年來到南麂島,在鑫豐村的一家民宿當店長,坦言自己來了就不想走。
“南麂島生態宜人特別適宜度假,每年5至11月是旅游旺季。“胡雅婷表示,民宿在2024年7月剛開張,22個房間40個床位旺季全部住滿。眼下,胡雅婷正在張羅擴建民宿,爭取2025年營業歡迎更多游客到來。
據悉,全島目前有各類酒店、民宿和漁家樂50余家,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海島廣受歡迎,南麂興岙村村書記吳端雄喜上眉梢。他們村恰是南麂碼頭所在地,游客到來必經村裡,當地人打造了海鮮市集,10來戶攤位賣海貨,旺季常常圍滿人。為了扮靚這個海島對外窗口,眼下興岙村正在進行整村房屋改造,建設80多戶安置房,集中修繕海鮮市場。以村民黃玉東為例,從山上30平方米的房子裡搬遷進新房后,不僅生活改善,更方便家門口賣海貨。
“不僅以海為生,更與海共生。”這也是我們在南麂島採訪聽到的共識。如今南麂島自發成立生態巡護隊,24位村民志願者穿著和大海顏色一樣的藍制服,經常向游客宣傳環保知識,在海上巡邏,看到游客在紅線內垂釣及時制止。“海島游客多了,更要注重海島生態資源保護,做到保護為主、適度開發。”吳端雄說。
站在南麂島大沙岙海灘,遠眺碧藍海岸,看海鳥翱翔,陽光映襯著腳下貝殼砂微光閃爍,我們突然找到了答案,大自然雕琢南麂島的旖旎風光,當地政府與島民們用“共建、共管、共享”機制保護這座海上明珠,“最美海島”美譽得以越叫越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