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寧波舟山港
國內首條百萬標箱海鐵聯運線路誕生

3月5日下午,一列裝載著100余標准箱日用小商品貨物的海鐵聯運班列從義烏西站緩緩駛出,標志著“義烏—寧波舟山港”這條連接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場與全球最大港口的物流動脈,在運行16年后突破百萬標准箱大關。
至此,國內首條業務量突破100萬標准箱的海鐵聯運線路誕生。
縱觀國際典型的腹地型港口,無論是德國的漢堡港、荷蘭的鹿特丹港,還是美國的紐約新澤西港等港口,多式聯運是重要特征,海鐵聯運、水水中轉保持較高比例。近年來,寧波搶抓“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機遇,創新綜合運輸管理體制,推進“一票到底、貨暢其流”的多式聯運服務,海鐵聯運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也是發展最快的。
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業務起步於2009年2月,以打造“千裡國內線,萬裡甬亞歐”為目標,依托港口資源不斷開拓內陸腹地。
開通的首條海鐵聯運線路,正是“義烏—寧波舟山港”集裝箱海鐵聯運線路。依托“滬昆—蕭甬”和甬金鐵路運作,主要承接義烏的小商品業務、太陽能光伏板業務及中歐回程班列等業務,是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的重要載體。
16年來,該海鐵聯運線路年均業務量增長超10%,其中2024年業務量超18萬標准箱,同比增長10.6%,當年11月,該線路獲評國家級集裝箱海鐵聯運品牌線路培育典型案例。
2025年以來,寧波舟山港積極開拓提還箱、“中歐班列+海鐵聯運”雙班列聯動、“義烏西—寧波舟山港—威廉港”快航專線等新業態,充分調動內部物流資源和義烏國際陸港資源,提升造血能力,持續助力義烏外向型經濟發展。
數字背后是產業形態的嬗變。從早期零散的小商品拼箱,到如今每周穩定開行的太陽能光伏板專列,集裝箱裡裝載的不僅有“世界超市”的百貨,更折射出中國制造價值鏈的攀升軌跡。
寧波舟山港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寧波舟山港將持續深度融入義甬舟、金麗溫開放大通道建設,借助義烏蘇溪站即將投產運營的契機,統籌好義烏西與蘇溪雙站點整體海鐵聯運業務,形成“一城兩站三線”的發展格局,進一步釋放義烏海鐵聯運量能,持續擦亮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物流服務“金名片”,助力世界一流強港建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