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夜市”匯聚煙火氣
杭州余杭倉前織密“攤有序”民生地圖

春風沉醉的夜晚,逛一逛夜市去去“班味”,是許多年輕人的選擇。最近,隨著天氣升溫,杭州市余杭區倉前街道的“永樂夜市”也迎來了一波小高峰。
永樂夜市位於倉前街道留澤路與城東路交叉口附近的一處空地上。1600平方米的范圍內,70多個小吃攤位整齊劃一,視覺效果對“強迫症人士”十分友好。隨著夜幕降臨,不少攤主早早就位,在裝扮好攤位“門面”后,便開始緊鑼密鼓地備餐。“自從有了統一規劃,我們不用到處‘打游擊’,經營起來更安心,生意也越來越好了,收入更穩定。”一位攤主說。
而這塊曾經的城市空地,也變成了當下的網紅“打卡”點。這一轉變,不僅是倉前街道探索流動攤販疏導工作的又一成功案例,更是其以“美麗倉前”品質創建匹配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區定位的生動實踐。
2024年6月起,倉前街道先行先試,將群眾訴求、商販生計和城市管理融為一體,聯動城管服務中心、綜合行政執法隊、屬地村社及第三方強社公司等多方主體緊密協作,共同引導流動攤販入點經營,打造出了數條亮麗的夜市風景線。
那麼,這些疏導點背后的治理秘訣究竟是什麼?
靶向施策是基礎。前期,倉前街道聯動多方實地考察,在全面摸排群眾需求后,組織了多次專題協商座談會,通過邀請群眾代表、商戶等利益相關者共商對策,為決策匯聚了民意。基於充分的調研數據,街道對流動攤販具體分布、經營業態等信息進行了細致登記,在綜合考慮影響市容、人流狀況、道路通行等因素后,因地制宜設置了數個流動攤販疏導點,切實織密這張以“攤有序”為名的民生地圖。
有了疏導點,如何促進夜經濟越點越亮?創新方式是重要一招。“我們聯動屬地村社力量,指導第三方強社公司的運營團隊對疏導點實施日常規范管理。”倉前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硬性管理,疏導點內也處處可見充滿溫情的人文關懷,“我們通過減租免租、按月回訪、定期慰問的方式,幫助退役軍人、殘疾人、低收入家庭等需要特殊支持的群體,目前,優惠減免幅度已達20%至30%,有效促進了這些群體的穩定就業。”
眼下,這些疏導點已然成為街道的“煙火地標”:位於良睦路的“良睦夜市”從一處廢棄小路“搖身一變”,成為市民夜間娛樂休閑的好去處,每日人流量達2000余人次﹔位於舒心路的“舒心夜市”則憑借其位於倉前國際街區的優越位置,成為創客人才下班后放鬆身心的理想之地,進一步激活了區域夜經濟潛力。
為進一步提升品質,倉前街道還推出了疏導區塊攤販點位在線評價功能,通過設置紅黑榜單和星級榜單,鼓勵群眾對攤點服務進行評價與反饋。對綜合表現突出的,倉前街道將根據實際情況提供一系列定制化的策略推廣,助力攤位實現流量升級與業態更新。下一步,倉前街道將探索對攤販貨源渠道的統一管理,從源頭保障食品的質量與安全,確保在規范經營、秩序井然的基礎上,實現疏導點持續健康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