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氣”氤氳“共富香”
紹興著力打造特色鮮明、帶動性好的共富市集品牌

在不久前紹興諸暨市暨陽街道江新社區舉辦的一場共富市集上,現場50余個攤位匯集了馬劍鎮、浬浦鎮、東白湖鎮、同山鎮、陳宅鎮、東和鄉等多個鄉鎮的農副產品、特色小吃,人氣格外火爆。
這是暨陽街道“市內山海協作·共富暨陽”2025啟新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與6個諸暨山區鄉鎮簽訂了‘黨建聯建、城鄉共富’協議,立足主城區區位優勢,盤活結對鄉鎮‘土特產’資源。”暨陽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街道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定期舉辦共富市集等活動,線上線下搭建展銷飛地,讓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到馬劍的饅頭、東白湖的黃桃、陳宅的藤羹、同山的燒酒等“土特產”。2025年以來,已銷售特色農產品超1.5萬公斤,累計幫助農戶增收約20萬元。
近年來,紹興各地在市集中融入共富元素,聚焦就業創業、消費幫扶、文化傳承、服務融合等,著力打造具有“共富味”“融合味”“煙火味”的共富市集,為推動共同富裕開辟新路徑。“共富市集既能促進消費,又能發展地方特色經濟,還能解決就業推動‘擴中提低’。”紹興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以來,紹興已累計開展共富市集活動150余場,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帶動性好的共富市集品牌。
共富市集與普通市集相比,更大意義在於縮小“三大差距”、實現先富帶后富的共富功能。紹興針對低收入、殘疾人等重點群體,相繼推出就業、消費幫扶類市集活動,助力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低收入群眾增收致富。如越城區打造“一起勤旺”共富市集,開展就業培訓等惠民活動共計18場,累計惠及群眾2000余人﹔嵊州市打造“小昆阿婆”共富市集品牌,幫助山區經濟薄弱村年均增收400余萬元。
在紹興,共富市集的開展模式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而是依托各地資源稟賦和文化內涵,走差異化發展道路,不斷豐富拓展各類具有地標性的消費場景。如諸暨市山下湖鎮因地制宜打造珍珠全鏈體驗市集,讓“流量”變“留量”,有效拓寬鄉村共富新路徑。目前,該市集已累計吸引客流17萬人次,帶動農民增收超3000萬元。
“接下來,我們將在常態長效機制上做文章,凝聚政府、社會、企業等多方力量,放大共富市集的綜合效益,提升產品品質,進一步釋放共富市集在縮小差距、促進增收等方面的拉動力。”紹興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