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彌合數字鴻溝的中國經驗(新作速評)

![]() |
《數字鴻溝:概念、成因與后果》:韋路著﹔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數字鴻溝作為一種遍布全球的新型社會現象,不僅涉及技術接入水平的差距,更延伸至人類未來發展層面,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數字鴻溝:概念、成因與后果》一書讓我們有機會更深入地探討這一復雜課題,思考如何通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彌合全球數字鴻溝。
盡管全球互聯網普及率逐年提升,但數字鴻溝依然存在,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據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統計,全球仍有數十億人無法接入互聯網或缺乏必要的數字技能。這種不平等限制了個人的發展機會,阻礙了全球經濟的均衡發展。
該書深入探討這一復雜現象,作者認為數字鴻溝包括三個層次:接入溝、使用溝和馴化溝。接入溝是最基本的問題,沒有接入,其他都無從談起﹔使用溝涉及不同群體在數字技能和信息素養方面的差異,這在互聯網上更為明顯﹔馴化溝則體現了更高層次的人機關系,強調個體如何理性地連接和使用數字技術。在個人層面,數字鴻溝受到人口變量、行為變量和心理變量的綜合影響﹔在國家層面,經濟發展、國民素質、城鄉結構和開放程度等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對數字鴻溝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在我國,政府部門和企業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彌合數字鴻溝。作者將豐富的實踐成果分類歸納,擇取其中的代表性案例加以闡釋。比如通過實施“寬帶中國”項目,農村和偏遠地區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蒸蒸日上,越來越多農村用戶能夠享受到高速互聯網服務。又如面向國際社會,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倡議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經驗。通過與共建國家友好合作,中國不僅幫助這些國家提升了數字基礎設施水平,還促進了跨境電子商務、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合作,推動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共同發展。
從生動的案例中提煉經驗做法,將具體實踐轉化為理論創新,是本書的重點和亮點。作者結合實際,就推動技術研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智媒產業、提升公眾智媒素養、制定國際規則和標准、建立國際對話協商機制等,總結了彌合數字鴻溝的有效做法。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數字鴻溝無疑是全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本書從實踐談起,幫助讀者加深對這一現象的理解,也會激勵更多人關注、研究和應對數字鴻溝,為構建更加平等的全球信息社會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作者為浙江傳媒學院出版學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8日 2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