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帶來DeepThink”系列報道之②
“人才爭奪戰”,杭州做對了什麼?

春潮涌動之際,由“杭州六小龍”引發的討論還在持續中。有人說“六小龍”是浙江科創結出的碩果,也有人說,“六小龍”更像是一顆信心的種子,等待著在春天破土而出。有人在追尋它們出現的原因,也有人去暢想它們的未來。毫無疑問,以DeepSeek為代表的杭州“六小龍”給人們帶來了DeepThink。近期,人民網浙江頻道通過走訪杭州的企業、人才和政府相關部門,試圖探尋出圈的杭州“六小龍”帶來了什麼。
前不久,2025“起跑春天”杭州青年人才交流活動成功舉辦。這是杭州開年來最大最火的一場招聘會。
有多“大”?
830家單位,2.1萬個崗位﹔3.5萬人參與,刷新場館單日入場紀錄﹔8.8萬份簡歷,2.1萬人次達成初步意向!
“火”成啥樣?
“大廠”“小龍”和科研院所來了,外地學子打著“飛的”拖著行李也來了﹔很多展位前擠不動,多數要排半小時以上……
杭州這座“親青之城”的硬核吸引力,從這場“人從眾”的招聘會上可見一斑。
2025“起跑春天”杭州青年人才交流活動吸引了3.5萬求職者。人民網 康夢琦攝
春晚火“出圈”后,“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求職人數暴增。“是以往的5至10倍!”該公司人力資源經理張冬冬說。
同為“六小龍”的雲深處HR也表示,火爆程度超出預期,“哈佛、牛津等名校學生都來了。”另一“小龍”群核科技相關負責人也說,“2月僅一周就收到了上萬份簡歷。”
“杭州六小龍”展位前擠滿了求職者。人民網 康夢琦攝
和春天一起來的還有求職季。在杭州,“搶人大戰”已風生水起。
上城區博士后最高可領100萬元安家補助,實習生也可拿到每月3000元生活補貼﹔余杭區將招聘會開到火車站,人才“出站即求職、下車即上崗”﹔聽說人才外地趕來,臨平區立刻送上7天免費住宿……為留住年輕人的心,杭州13個縣(市、區)動足了腦筋,想盡辦法與之“共情”。
在這份誠意的感召下,許多求職者義無反顧奔向杭州。
“我在國外學的是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這次沖杭州和‘六小龍’來的。”求職者曹宸熙表示,“六小龍”企業的算法工程師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
人才之於杭州,是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的人才淨流入率。
2020年以來,杭州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208萬人。開年來,“六小龍”引發的人才集聚效應持續升溫。杭州做對了什麼?
為吸引人才,杭州推出了“青荷禮包”“青荷安居”等八大舉措。人民網 康夢琦攝
在杭州,有個詞叫“雙向奔赴”。
生活補貼,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10萬元﹔租房補貼,每戶每年發放1萬元,可領3年﹔來杭求職,“青荷驛站”免費住7天……杭州面向全球青年人才,提供了從就業到創業、從生活到社交的全方位支持。
想要“引鳳留凰”,關鍵在於讓人才安居樂業。杭州深諳此道,不斷上新人才政策“工具箱”。落戶門檻從學歷向技能延伸,補貼對象從個體向家庭覆蓋,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政策推陳出新,高層次人才從落戶到生活“保姆式”跟進……
“做青年的陪跑者,而非裁判員”“扎根杭州一輩子,而非一陣子”。才以城聚、城以才興,這是杭州與人才的雙向奔赴。
杭州各縣(市、區)在交流活動上進行推介。人民網 康夢琦攝
“英雄不問出處,不在意985、211”“更看重實踐經歷和崗位匹配度”……“六小龍”中多家企業均表示,對於人才沒有“條條框框”,不唯學歷唯能力。
“我們是上市公司,為全體員工提供食堂、宿舍,有單人間還有智能床……”看到“六小龍”企業展區前人頭攢動,麒盛科技HR張麗直接跑過來扯著嗓子“搖人”。
杭州途焱科技的招聘海報也直接亮出“拒絕加班,拒絕內耗,拒絕畫餅,周末雙休,超長年假”。HR說,他們是95后團隊,公司氛圍輕鬆,“歡迎年輕人來整頓職場。”
一邊找工作,一邊找快樂。在杭州,企業深深共情當代年輕人的鬆弛感,尊重青年的自主意識,努力成為青年人才的朋友。
“我更看重企業能否給我匹配的項目和空間。”神經科學方向博士蔣繼宇表示,待遇並非求職第一要素。
“不是招人,而是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不談薪資,隻看能給的賽道和機會”。以企聚才、護才興企,這是企業與人才的雙向奔赴。
招聘會上處處是年輕人喜歡的元素。人民網 康夢琦攝
人才之於杭州,是“英雄不問出處”的胸懷與格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技能人才獲評杭州市高層次人才,獲得上百萬元購房補貼。杭州做對了什麼?
在杭州,有句話叫“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這樣的人,學歷不高,還能拿到杭州的D類人才!”招聘會上,網紅導游“小黑諸鳴”的話,讓求職者對杭州有了別樣認知。
在杭州,理發師、外賣員、按摩師都能獲得足夠尊重。不拘一格,唯才是舉,杭州成為技能人才的“筑夢舞台”。
80后趙展展憑一手捏腳絕活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獲評杭州C類人才,拿到125萬元購房補貼﹔面點師李儀、美發師沈文青也拿下了“全國技術能手”,被認定為杭州C類人才﹔摘得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金牌后,杭州技師學院外聘教師蔣應成破格入編,並被認定為杭州市B類人才……
人才故事仍在繼續,“城企才”交響曲還在上演。乘“小龍”之勢,聚天下英才,杭州用“共情”告訴青年:這裡不僅有未來產業的“星辰大海”,更有觸手可及的溫暖春天。
系列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