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糾錯”轉向“前端預防”
紹興市推進涉企執法“五大機制”

近日,紹興上虞區應急管理局提前向社會公示4月安全生產執法檢查計劃,明確重點檢查內容和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名單,旨在通過“精准執法+優質服務”減少多頭重復執法,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
今年以來,紹興市在推進涉企行政執法前端預防領域創新先行,在浙江省率先出台行政指導優化、協調機構管控、數字監管預警、風險研判治理、行業自治共管“五大機制”,推動涉企執法從“事后糾錯”向“前端預防”轉型,為企業減負賦能增效。截至目前,全市涉企立案數減少1459件,較改革前同比減少34.48%﹔涉企檢查同比減少2096次,下降29.8%。
行政指導宜早不宜遲。開年后,紹興市優化查前行政指導服務,圍繞開工前檢查要點、安全事故防范等,以“開工第一課”為契機,指導企業近200家,排查整改隱患270余處,培訓從業人員20萬余人。配強企業風控法務專家庫、“企業管家”等服務團隊,依托“益企體檢”等應用場景,開展企業畫像、法律咨詢、風控指導等法治服務。截至目前,已匯集涉企風險數據37萬余條,形成企業精准畫像1.4萬余份,有力助推企業健康發展。
為進一步減少多頭重復執法,紹興市厘清各部門職責邊界,強化統籌協調,嚴控入企檢查頻次。目前,通過清理優化檢查事項,已指導市場監管部門等部門整合零檢查事項23項。
數字化監管手段的高效應用,讓執法效能與企業體驗同步提升。今年來,紹興市各地鼓勵行業主管部門推行遠程監管、移動監管、在線監管等以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推動實現企業、執法人員雙向減負。如紹興公安創新升級“雲安企”遠程監管平台,搭建重點崗位人員脫崗、重要場所異常火點等12種場景主動預警模型,累計整改隱患72處,真正讓數據“跑贏”風險。
此外,紹興市在風險治理、行業自治等方面,也建立了相應機制,進一步推動企業“輕裝上陣”。
“改革的核心是轉變執法理念,從‘管企業’轉向‘幫企業’。”紹興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五大機制”系統集成,推進執法標准數字化、風險預警智能化、行業治理協同化,持續完善涉企執法前端預防體系,為打造更優營商環境提供制度保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