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時代藍領”新高地
湖州出台“十條措施”加碼技能人才培養

湖州市人力社保局聯合經信、民政、商務等7部門近日推出《關於進一步加強湖州市重點產業領域技能人才培養的十條措施》,聚焦八大新興產業鏈及養老護理、電子商務、托育服務行業,著力破解技能人才短缺難題。
技能人才是湖州市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行各業生產的主力軍,在促進產業轉型、推動技術創新、縮小“三大差距”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24年以來,全市上下深入實施“新時代藍領”行動,加快建設技能型社會,技能人才總量不斷擴大、素質穩步提升、活力加速釋放。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總量69.6萬人,高技能人才超24萬人,技能人才佔從業人員比、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比分別為34.8%和34.6%,各項指標持續保持全省前列。
近年來,隨著湖州市產業轉型升級與企業創新發展,對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湖州市八大新興產業鏈及數字經濟、一老一小等重點行業領域技能類崗位缺口,主要集中在技術技能要求較高的數控車工、金屬熱處理工、工業機器人運維員、跨境電商等職業(工種)。《十條措施》重點圍繞精准匹配市場需求、創新就業為導向培訓模式、構建多元評價體系、激活人力資源服務4個維度發力。
據悉,湖州市將建立健全職業技能提升補貼緊缺(工種)目錄動態調整和退出機制,在2024年基礎上新增20個緊缺(工種),補貼標准在同類型職業(工種)補貼基准上上浮30%。
“我們將支持八大新興產業鏈以及養老護理、電子商務、托育服務行業開發專項職業能力評價項目,其專項職業能力評價証書將納入職業培訓補貼范圍,還可享行業部門相關政策待遇。”湖州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湖州市還將在八大新興產業鏈以及養老護理、電子商務、托育服務等行業推行就業導向的“項目化培訓”,以培訓后一定時間內實現就業人數情況為重要因素,按就業比例給予階梯式補貼。探索實施將技能人才配置狀況,作為八大新興產業鏈以及養老護理、電子商務、托育服務等行業生產經營性企業及其他實體參加國家、省市重大項目申報推薦的重要因素。
為推動職業技能培訓評價放權賦能,湖州市將對各類主體承接開發更新八大新興產業鏈以及養老護理、電子商務、托育服務行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等評價項目,經評審符合條件的,給予每項最高5萬元補貼。八大新興產業鏈以及養老護理、電子商務、托育服務行業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的,按每人每年最高6000元的標准給予補貼。
為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培訓服務作用,《十條措施》明確,對聚焦八大新興產業鏈以及養老護理、電子商務、托育服務行業領域開發新技能培訓項目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開設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申請備案為技能評價機構、認定協會年度星級機構上優先給予保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