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以產興城 以城促產

台州仙居:以高能級產業集群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張妮婷
2025年03月31日08:56 | 來源:台州日報
小字號

先進制造業集群,是產業分工深化和集聚發展的高級形式,對降低創新創業成本、節約社會資源、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為更好助推產業集群發展,台州仙居緊扣浙江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實施“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聚焦三大牽引性抓手,全面發揮產業基礎、資源要素、政策環境等方面優勢,持續優化產業布局,大力招引大好高項目,不斷強鏈補鏈,著力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

“作為仙居培育產業集群的主陣地和主戰場,我們緊緊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人才鏈、服務鏈,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新醫藥等標志性產業集群逐步壯大,區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正在凸顯。”仙居縣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泮詩曄表示。

緊扣核心

延鏈補鏈強鏈

“聚核成鏈、集鏈成群”,近年來,仙居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緊扣核心,圍繞優勢產業、龍頭企業,持續有力招引項目,不斷推動項目向主導產業集中、產業向主平台集聚。

“一子落,全盤活”,用於形容仙居新能源產業再合適不過。

2022年,年產22GWh新能源刀片電池項目落戶仙居。至今不過三年時間,仙居抓住契機,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引領作用,全面謀劃新能源產業,並在經濟開發區規劃打造以新能源動力電池為核心的“124N”現代產業體系,同時規劃了8500畝空間用於新能源動力產業基地建設,推動全縣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此外,仙居組建“新能源產業招引專班”,建立科學化、制度化、程序化的招商引資項目全過程管理工作流程,確保項目引得進、落得下、能發展、有效益,進一步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

鏈長牽頭、要素聚能、全鏈協同……上下游新能源產業鏈在仙居加快布局,“T”字形新能源動力產業體系已具雛形。

不久前,年產2000噸六氟磷酸鋰建設施工項目順利竣工。“中國正處於新能源電動汽車的高速發展期,我們搶抓機遇,生產優質鋰電池化學品,目前,產品主要供給日本一家鋰電池生產企業。”該公司顧問胡錦生說。

在重大項目牽引帶動新項目落地的同時,仙居的傳統產業也隨之調整結構,乘勢而上,搶灘新能源產業。

“去年我們公司員工人數從300人增加到600人,對應的,公司產能、訂單實現雙翻番。”浙江仙居某橡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銷售汽車流體管路及車用橡膠零部件的企業。2022年,在年產22GWh新能源刀片電池項目落戶仙居的同時,該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車行業,做相關配套產品,2024年,企業訂單呈現井噴式發展。

“現在公司90%的業務來自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內許多頭部企業都是我們的客戶。”另一家公司副總經理張阿巧說,近年來,該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創新產品,轉入新能源汽車配套領域,實現產值、產能連年翻番﹔帶動仙居相關上下游企業發展,已將6家合作企業扶持到上億元產能。

某汽車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嚴挺也深有所感,“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包含我們在內,仙居越來越多公司為新能源汽車做配套,可以說是抓住機遇,實現了做大做強。”

新能源電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一家家公司強勁的發展勢頭,匯成了仙居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的磅礡動力。如今,新能源產業總產值達121.7億元,增長51.7%。

新能源產業集群是仙居延鏈補鏈強鏈的一個縮影。

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主導產業,仙居靶向施策、精准招引,依托鏈主企業開展以企招商、以商招商,通過精准鎖定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吸引配套企業落戶,全年招引億元以上項目33個、50億元以上項目2個、10億元以上項目6個﹔已落地億元以上項目25個,24個項目開工建設。

優化布局

放大集聚效應

在仙居,提到產業集群,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仙居醫械小鎮。

在仙居醫械小鎮,可見的,是25.7萬平方米的產業孵化空間,共享公共滅菌中心、共享實驗室、公用物流倉等生產性配套設施﹔可感的,是由12個部門組成的實體化運行專班,精准服務企業﹔可及的,是10億元藍灣生命健康產業招商基金,暢通了專利成果轉化到項目並落地的通道……

創新資源、人才資源,對企業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對培育產業集群有巨大的推動力。醫械小鎮內,一批企業實現做大做強,多個大體量醫械產業項目落地,產業集群逐步發展壯大,產業集聚度不斷提升。

更高的集聚度,強化了硬核支撐。

“醫械小鎮,既是匯聚醫械產業上下游,也是將發展難題集中在一起,我們聚力解決。”仙居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醫械產業發展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審批。

醫療器械產品從研發審批到上市,通常需要2到3年。以前一旦審批遇到問題,需要企業跑杭州或北京,為破解小鎮內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仙居主動導入省市兩級資源——

全省首個創新醫療器械服務站——台州灣創新醫療器械服務站在仙居落地,為入駐的醫療器械項目辦理注冊証、審批檢驗等提供服務。

浙江省藥監局精准迭代“一縣一策”,通過創新的“預先式”審批,服務站實現了產品在本地“即送即審”“即送即檢”,大幅縮短注冊、檢驗和審批時間。同時,建設浙江省醫療器械技術審評和遠程視頻仙居專家咨詢平台,“面對面”指導企業開展新產品審查與注冊申報,並一對一為企業提供全程代辦服務。同時,仙居每年可推薦一定數量的重點產品,在浙江省藥監局eRPS系統中單獨排隊並進行優先審評。

據了解,目前服務站的審評平均時限為43天,同比提速45.5%﹔注冊檢驗時間為108.5天,同比提速43%。

更高的集聚度,密切了合作交流。

“出門就是產業鏈下游企業,大家都在園區內,溝通、對接都很方便。”2021年,仙居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醫械小鎮落地,多年來,不僅實現了做大做強,更與園區內企業形成了產業鏈條關系。

同時,醫療器械產業還能借力仙居傳統醫化產業的發展基礎,與之進行人才資源、創新資源的良性互動。可視化診斷設備、基因檢測、介入類微創醫械CDMO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在此誕生……

2024年,仙居醫械企業銷售增長8.7%,新增醫療器械注冊証89張,其中二類証以上33張。

醫械小鎮的成功示范,也為仙居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思路——提升集聚度,釋放集聚效應。

“當前,我們正對開發區總體規劃及部分重點區塊進行控規修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24年完成土地征收1103畝,有效保障企業用地需求,同時調整布局,不斷提升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的集聚度,推動產業集群在發展中集聚,在集聚中發展。”泮詩曄表示。

強化服務

創優營商環境

“今年2月我們進行了試生產,預計一期產能能達到4萬噸,產值可以達到2億元。”浙江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經營為一體的新材料企業,產品主要應用在風電、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新材料領域。

“從2022年與政府簽訂意向協議,到今年的投產,整個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仙居政府對我們的重視,不管是在建設基礎設施,還是在助力項目推進等方面,可以說政策落實到位、服務跟進到位。”公司董事長陳志勇說,“當前我們正著力在杭州建設研發中心,得益於杭溫高鐵的開通,仙居的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增強。”

如果說仙居新能源產業集群的發展得益於重大項目的牽引帶動,醫械產業集群發展扎根仙居傳統醫藥產業的沃土,那麼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應得益於仙居營商環境的金招牌。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土質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響經濟發展。

近年來,仙居堅持深化“放管服”改革,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為創造更加寬鬆便捷的經營環境。同時推動數字化轉型,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增強企業運營辦事便利性,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不斷為市場活力充分迸發創造良好環境。

聚焦技改促升級。仙居持續推進專項行動,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引領帶動企業制造方式數字化、綠色化轉型。2024年,共安排技改項目76個,投資10.6億元。

聚焦新質生產力,仙居構建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建立企業動態培育庫,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小升規等培育工作。2024年,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67.12億元,增長19.4%。規上研發費佔營收4.29%,高於市均。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隱形冠軍企業1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家,新增省企業研究院1家、省級高企研發中心5家。

聚焦資金促發展。仙居用好藍灣基金、時代伯樂基金等市場化招商手段,盯引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是為科技項目開工建設,11個項目招引落地。

“在企業審批方面,我們還繪制項目審批流程圖,推行‘模擬審批’模式,實施容缺后補。”泮詩曄說。

而今,在政府的全力招引、鼎力支持和大力幫扶下,仙居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向好,其中橡塑行業增長30.2%。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