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縮小“三大差距”切入點
台州為鄉村片區組團發展立法

3月28日上午,《台州市促進鄉村片區組團發展規定》經浙江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批准,將於5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全國首部為促進鄉村片區組團發展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也是浙江以“千萬工程”牽引城鄉融合發展縮小“三大差距”的創新實踐。
鄉村片區組團發展是近年來浙江各地探索的發展新模式,村與村突破傳統物理空間限制,統籌區域內規劃編制和要素資源,實現以強帶弱、共建共贏,有效激活了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提高了區域協同發展的整體性和聯動性。台州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法工委主任於艷華說,在《浙江省“千萬工程”條例》的大框架下,《規定》立足台州特色和需要找准“小切口”,聚焦關鍵問題細化機制做法,以立法形式為鄉村組團發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機制保障。
“《規定》為推動片區組團有序、可持續、迭代深化提供指引。”台州市農業農村局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處處長周才勇說,完善城鄉融合發展機制,《規定》總結台州各地實踐做法,鼓勵強村帶動、產業聯動、項目驅動、景區輻射、村企融合、空間重構等類型的發展模式,還針對沿海、沿路形成示范帶、示范片區跨鄉鎮組團的現實情況,引導和支持跨城鄉、跨鄉鎮的跨區域組團發展,為未來“大片區”發展預留空間。
針對當前片區集聚效應不明顯、發展帶頭人欠缺、要素制約發展等問題,《規定》強化要素政策支持,法規中近三成條款從財政資金、金融扶持、土地支持、人才支持等方面規定了扶持保障措施。如鼓勵片區集體經濟組織整合集體建設用地、閑置農房等資源,拓展片區發展空間﹔鼓勵有條件的片區開展農村職業經理人試點探索,用市場化的方式招聘人才、團隊參與片區組團項目的運營和管理。
目前,台州已形成臨海溪望谷、溫嶺石塘、玉環干江、天台后岸、仙居白塔、三門橫渡等多個和美鄉村精品片區,在實現農民增富、集體增收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建強“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軸的戰略構想,台州市黃岩區西部山區的寧溪鎮、嶼頭鄉、上鄭鄉、富山鄉,正以寧溪鎮為核心,探索“大鎮帶小鄉”組團發展模式,探索區域一體化協同發展新路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