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優化省域營商環境
浙江出台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實施意見

民營經濟大省浙江將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4月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已於日前出台,要求堅持“管住風險、無事不擾”,推動規范檢查、精准檢查、協同檢查,著力破解涉企多頭重復低效檢查問題,杜絕運動式檢查、變相檢查、任性檢查。到2027年,“綜合查一次”機制更加健全,部門、層級、領域年度聯合檢查實施率力爭80%以上,非現場檢查佔比逐年提高,現場檢查總量持續下降,行政檢查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企業和群眾對執法滿意度不斷提升,省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民營經濟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是浙江經濟最大的特色和優勢。2024年,浙江民營經濟總量達到6.1萬億元,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7.4%,貢獻了全省7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進出口、80%以上的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106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連續26年居全國首位。
“出台《實施意見》,主要目的就是解決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檢查頻次過高、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等突出問題,通過合理設置頻度,科學把握力度,著力提升精准度,確保行政檢查於法有據、嚴格規范、公正文明、精准高效,進一步優化讓企業放心干事、安心發展的營商環境。”浙江省司法廳負責人表示。
根據《實施意見》,浙江將在前期全面梳理涉企檢查事項清單的基礎上,進一步逐項明確檢查的對象、內容和方式,並納入線上統一管理,做到“清單之外無檢查”。進一步加強統籌管理,最大程度整合歸並內部不同科室之間、不同部門之間的檢查計劃,努力讓企業不再經歷“今天你來查、明天他來查”的煩惱。推動建立分級分類的檢查制度,綜合風險程度、信用評價等情況,對企業畫出“肖像”,實施差異化檢查。大力推廣遠程監管等非現場檢查方式,讓企業更無感、檢查更精准。全面推行多部門“一張表單通查”、跨部門簡單事項“委托查”等舉措,嚴控入企檢查頻次、時間和人數,確保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最大程度減輕企業迎檢負擔。全面推行“亮碼檢查”,把“亮証執法、亮碼檢查,無碼不查、無碼無效”作為執法人員入企檢查的標准程序和規范要求,每一個碼對應一次入企檢查,全程上線、全面留痕,企業通過掃碼就可清楚知道誰來查,查什麼,結果怎麼樣,並且對檢查過程進行評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