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普法+法援”雙輪驅動模式
湖州市構建覆蓋全鏈條職工法治服務網

記者4月1日從湖州市總工會獲悉,湖州市通過“湖工有助·秋慧說法”品牌行動,構建覆蓋全鏈條職工法治服務網絡,創新“普法+法援”雙輪驅動模式,湖州市實現勞動爭議化解“一站式”服務。
在近期舉辦的女職工權益保護專場活動中,何秋慧律師通過“職場性別歧視取証指南”“生育津貼計算沙盤推演”等互動環節,將相關法律條文轉化為生動案例。“以前覺得法律條文枯燥,現在才知道維權可以這麼具體。”參與活動的家政服務員王女士感慨道。
精准化普法正是湖州市破解權益保障痛點的創新實踐。2024年以來,針對制造業職工與新業態勞動者的差異化需求,湖州市總工會推行“分層設計+場景滲透”精准普法策略:對制造業職工,側重勞動合同簽訂、社保繳納等基礎權益知識普及﹔就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群體,則聚焦平台用工關系認定、職業傷害保障等熱點問題。
“今年計劃通過情景劇模擬、普法動畫、午間微課堂等形式開展12期主題活動,覆蓋勞動權益、安全生產等核心領域。”湖州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普法活動外,湖州市正逐步打造“半小時法治服務圈”,構建全域維權生態。“線上咨詢,有關部門30分鐘內快速響應。法律援助,全程僅用3天。”剛通過“湖工有助”小程序解決欠薪問題的湖州某藥企職工小李,對工會響應機制贊不絕口。
“數字化賦能讓維權服務突破時空限制。”湖州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各類集智能問答、案例庫檢索、在線調解等功能的法援小程序上線后,新業態勞動者咨詢佔比達15%。后續將動態調整服務內容,確保“職工需求精准對接,普法服務即時響應”。
湖州市已構建“動畫視頻普法—現場/線上咨詢—跟蹤調解—法律援助”勞動維權閉環服務體系,設專業咨詢窗口,復雜案件7個工作日內出具法律意見書。湖州市總工會通過橫向聯動司法、人社、仲裁等8個部門,縱向在區縣工會、產業園區設立12個服務分站,編織起立體化法治服務網絡,2024年以來,累計服務職工超1500人次,一線職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大幅提升,新業態勞動者社保參保率增長20%。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