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浙江4.4萬噸春茶走出去
同比增長15.6%

春日到來,茶園裡一片生機勃勃。茶農們頭戴斗笠,身背竹簍,在茶壟間來回穿行,利落地採摘著鮮嫩的茶葉,構成了一幅生動的春日採茶圖。與此同時,茶葉企業的車間裡熱鬧非凡,機器轟隆隆地運轉著,清新的茶香飄蕩車間,工人忙碌地穿梭其間,為新一季春茶出口做准備。記者從杭州海關了解到,2025年一季度,浙江省出口茶葉4.4萬噸、貨值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16.1%。
高品質茶葉,正在成為出口“新星”。
日前,經紹興海關檢驗檢疫合格,紹興市新昌縣澄潭茶廠250千克“大佛龍井”裝箱發往中國香港,這是2025年紹興出口的首批名優茶。“我們原來出口的都是珠茶、眉茶等大宗茶品類,大佛龍井、天姥雲霧都是國內銷售,去年開始,在海關指導下完成技術改造,開始為品牌茶飲海外市場提供高品質茶葉。”該公司總經理張錚說,紹興大佛龍井等名優茶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卓越的品質,依托中式茶飲成熟的海外供應鏈體系,名優茶開始探索協作出海新模式。
近年來,消費者對健康、便捷茶飲的需求不斷增加,抹茶、速溶茶等深加工產品逐漸成為市場熱門,茶葉產業迎來了新的轉型需求。
例如,杭州茗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創新研發,推出抹茶粉、低糖速溶茶等茶飲,不僅成為國內不少知名茶飲品牌的供應商,還順利進入國際市場。一季度,公司出口抹茶粉等產品3000余萬元,同比增長43%。
越來越多的茶葉企業看重全球大市場。在金華,剛獲評“茶葉出口基地”的金華浦江東坪高山茶葉廠內,企業負責人石元鋒表示希望借著獲評茶葉出口基地的熱度,盡快打開國際市場。
實地核查,是海關監管茶葉出口基地、確保茶葉品質的重要手段。然而“高山雲霧出好茶”,茶葉往往種植在山坡處,種植面積廣且通道狹窄,關員開展實地核查時,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翻山越嶺。海關將無人機引入茶園實地核查工作中,以高效化、智能化、科技化手段開展現場核查。金華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無人機作業將核查時間縮短了近一半,‘無人機空中巡查+地面核查’相結合,提高了核查的全面性和准確性。”
茶產業是浙江歷史經典產業之一,茶葉出口量居全國第一。為推動這一傳統特色產業擁抱新的發展機遇,杭州海關通過召開“振興‘珠眉茶’激活‘老字號’”座談會、入企調研等形式,引導企業嚴把原料農殘限量關、規范出口茶葉生產安全關,建立技貿專家組,充分發揮省級茶葉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作用,同時幫助企業用足用好RCEP關稅優惠條款、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等政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