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現代化探索出“新招”
麗水縉雲打造社會矛盾化解實踐基地

日前,麗水市縉雲縣社會矛盾化解實踐基地在縉雲縣社會治理中心揭牌,標志著該縣在矛盾糾紛源頭化解領域邁出創新一步。
隨著社區工作者、網格員隊伍日益年輕化,基層治理活力倍增,但經驗不足、調解能力薄弱等問題也隨之凸顯。如何讓這支“青春力量”快速成長為矛盾糾紛化解的“行家裡手”?縉雲縣社會治理中心聯合縣司法局、縣人民法院,整合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三大體系及多部門資源,打造了社會矛盾化解實踐基地。
作為矛盾糾紛化解“一站式”實訓平台,實踐基地以“需求化+實戰化”為導向,通過多元聯動、精准培訓、實戰淬煉等舉措,全力鍛造基層調解“生力軍”。這裡有律師、心理咨詢師等社會力量組成“智囊團”現場授課,法院、司法局業務骨干化身導師,通過“案例教學+情景模擬+師徒帶教”的立體化培訓模式,幫助學員快速掌握法律運用與矛盾調處技巧。目前,實踐基地已開設法律實務、調解技巧等9類“點單式”課程,一改傳統“填鴨式”培訓,實現“缺什麼補什麼”的精准賦能。
從紙上談兵到“真槍實戰”,實踐基地注重學用結合,構建了“案例教學—模擬演練—實戰跟班”全鏈條實訓體系。學員們既要面對勞動爭議、物業糾紛等高頻矛盾案例“過關闖將”,又要跟隨資深調解員深入一線“真刀真槍”操練。“調解不是背法條,關鍵要會用土話講清法理。”一位參與模擬調解的網格員說。
實踐基地還建立了動態優化機制,通過“效果評價+案件回溯”持續升級課程內容。縉雲縣社會治理中心負責人介紹,這種“戰場即課堂”的模式,能讓年輕社工們迅速練就“一眼識別矛盾苗頭,三言兩語化解心結”的硬功夫,接下來,實踐基地將深化“預防—化解—跟蹤”全周期治理鏈條,重點培育兼具法律、心理、社工知識的復合型調解人才,“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為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探索新引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