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銀行浙江分行:
“分”級授信激發科技型企業創新活力

“相較上個月,我們的分數又提高了。”浙江孚臨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這次我們公司能夠獲得農業銀行的1000萬元信用貸款,正是憑借高分。”
該負責人口中的“分”,全稱“智慧積分”,是農業銀行在企業通過杭州高新區(濱江)“濱創服”數字科創平台獲得“濱創分”的基礎上,結合銀行內部評價模型測算出的企業創新能力綜合得分。
該科技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為數字智能體和具身智能體提供數智決策分析系統的科技型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30多項專利。2025年初以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出現一系列新突破,企業的研發費用、經營費用快速增長,但因企業的資產多為“輕資產”、融資渠道相對有限,資金遲遲難以落地。
“有了‘智慧積分’的評判,銀行就可以更直觀地了解企業的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實現快速精准放貸。”農業銀行浙江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期,以“濱創分”為基礎,依托自身平台,農業銀行浙江杭州濱江支行與杭州高新區(濱江)合作推出“濱創貸”產品,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專屬金融服務。該科技公司以85分順利獲得了農業銀行的金融支持。
據悉,“濱創貸”並非傳統信貸產品的簡單升級,而是農業銀行浙江分行依據企業科技“硬實力”創新推出的特色金融產品。該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積分”整合了企業研發投入規模及增速、科研人員情況等一系列指標,通過內外部大數據交叉驗証,對企業的創新能力、長期經營能力、成長性等進行多維度的客觀評價,將抽象的企業創新能力轉化為可量化的信用資產。“傳統銀行信貸模式比較看重抵押物和財務報表,而‘濱創貸’更關注企業的未來價值。”該負責人表示。
這一創新直指科技型企業融資的長期痛點。以該科技公司為例,其專利技術雖具有行業領先性,但按照傳統的信用評估方式,需經歷較長的估值流程,且融資額度難以保証。“濱創分”的引入使銀行能夠更好地識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前景,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加快金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發展。
截至目前,農業銀行浙江分行通過“濱創貸”已經為近百家科技型企業提供預授信總額超過15億元,涉及新能源、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優化科技金融服務模式,探索把“智慧積分”應用模式和場景延伸至科技型企業投貸聯動、普惠型科技企業線上貸款等領域,助力區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白鵬、王錫洪、胡杰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