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游戲藝術 登堂入室

《黑神話:悟空》藝術展緣何一票難求?

厲瑋
2025年04月24日08:23 | 來源:杭州日報
小字號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的“黑神鑄煉——《黑神話:悟空》藝術展”到底有多火?截至4月21日,參觀總人數已近5萬人次。這個暮春,全國各地的游戲玩家“天命人”統統集結西子湖畔,為了一場展覽奔赴一座城市。

這次藝術展不僅線上一票難求,線下也同樣熱火朝天。每天一大早天蒙蒙亮,就有觀眾在美術館門口等待線下購票。還沒到放票時間,隊伍就已經長達數百米。正式開展以后,不論是入口、商店,還是領原畫集的長龍,都排到了美院門口。為此,最近美術館又特別增開了周末夜場。

筆者在一樓展廳,碰到一大早從紹興趕來的大學生小何,他正在給沒搶到票的同寢兄弟視頻直播。隔著手機屏幕,能看到鏡頭中的室友激動得面紅耳赤,對每一個展品形象如數家珍。

“不論是高達3米的靈吉菩薩頭顱雕像,還是1:1還原的小西天場景裡的藍田水陸庵,每一件都仿佛游戲裡的原型呼之欲出,太逼真了。靈吉菩薩的頭發絲,還是真的!”對於老玩家小何來說,這次展覽讓他真實地走進了游戲。“還有一系列早期手稿,每個角色、服飾、武器是靠多少張原稿‘堆’出來的,一目了然。”

資深動漫迷小黃雖然不是《黑神話:悟空》的目標玩家,卻特意趕來二刷。“杭州各種各樣的IP主題展,一直是我的心頭好。但是,眼下好多都是千篇一律的巨型‘打卡’公仔,拍拍照發個朋友圈,買買周邊產品,越來越沒啥新奇感了。”但在她看來,《黑神話:悟空》藝術展細節豐富,伏筆眾多,值得一刷再刷。

近年來,在杭州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基本是動漫類IP,“萌系”或者“熱血”,大多數IP都是舶來品。而像《黑神話:悟空》以杭州本土IP為主題的藝術展火爆全國、萬人空巷,還是頭一回。

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是對《西游記》IP的創新性解碼。從唐宋山水、佛教造像到千年古建,都是以實景為三維藍本,運用虛幻引擎、動態捕捉等前沿技術,並通過3D打印技術實現,與動態游戲畫面形成虛實交疊的震撼效果。古代工匠的神話想象,就這樣栩栩如生地出現在了我們面前。定睛一看,連古建上的灰塵都被還原出來了!

《黑神話:悟空》藝術展的成功,更在於打破了虛實之間的壁壘,重塑了觀眾與藝術的關系。各種角色、場景、道具以及經典敘事在實體空間的重現,讓參觀者能近距離欣賞游戲原畫與創作細節,探尋游戲背后的開發故事。像“明邪正”單元5.5米高的黃風嶺崖壁場景,黑猴團隊耗時整整7天7夜才搭建完成。

郵票、連環畫、小畫片、游戲卡、兒童棋……三層展廳還有一件件充滿時代記憶的“大聖周邊”,以及一片區域陳列由玩家創作的游戲攝影或二創美術作品。現場還設置了多個可以打坐的蒲團,當觀眾入座,面前屏幕“靈光一閃,重返自然”,轉換為游戲裡的“修煉”模式,互動性與參與感滿滿。

更重要的是這場展覽背后的文化深度。1:1還原的“天命人”模型身上的鳳翅紫金冠,是對中國傳統甲冑設計的致敬與創新﹔游戲中角色圖鑒系統“影神圖”被搬到現場,既凸顯鮮活的群妖形象,又照見深遠的文脈淵源。

《黑神話:悟空》藝術展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而是根植於深厚的傳統文化沃土,用“兩創”思維扯開了中式傳統美學的“次元壁”,並把一套龐大的西游世界觀搬進了美術館。

“游戲藝術,登堂入室。”這是《黑神話:悟空》藝術總監楊奇給這次藝術展寫下的前言。這場國內首款3A大作與藝術展覽的破圈聯動,未來要是能開啟海外巡展,將是一次杭州本土IP展文化出海的“破冰”。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