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固投增速連續42個月領跑全市

台州三門:“鏈式生長”串起發展全景圖

應夢詩
2025年05月04日09:09 | 來源:台州日報
小字號

  “主體土建完成90%,產線及公用配套設施安裝工作完成35%,預計今年底投產。”近日,台州三門建興科技項目建設現場,項目總工程師麥鳥勝說。

  這條投資12億元的生產線像一根銀針,串起了三門“鏈式+集群”發展的全景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42個月領跑全市的成績單背后,是三門以產業平台提能升級、城市建設提質煥新、綜合交通提級擴容三大牽引為抓手,塑造區域發展新動能的高質量發展實踐。

  沿著建興科技的產業鏈延伸方向望去,濱海科技城的海博思創儲能項目工地塔吊林立,4GWH儲能智能制造及2GW儲能變流器產業園的廠房已顯雄姿。作為三門新能源產業的“鏈主”之一,海博思創的落地並非偶然——從核電、火電的能源基底,到風電、光伏的綠色轉型,再到儲能裝備的全鏈布局,三門早已在“核火風光蓄”的產業圖譜上埋下協同發展的伏筆。

  這種“鏈式生長”的密碼藏在產業平台的生態構建和提質創新中。2025年一季度,三門謀劃儲備產業項目31個,招引落地7個億元以上項目﹔建立千企技改項目庫,梳理產業平台項目共56個,測算總投資51.34億元﹔高質量推進三門灣科創走廊建設,推進浙大台州研究院三門技術轉移中心、台州學院三門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學三門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共建平台以及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研究院等各類科創載體設立。

  當產業升級的熱潮席卷濱海大地,城市的肌理也在悄然重塑。14公裡的濱海綠道如絲帶般蜿蜒,串聯起象鼻山森林公園的蔥郁、北岸濕地的靜謐,將城市輕輕擁入自然的懷抱。新增的15公頃綠地中,上洋路口袋公園成了市民的“網紅打卡點”。總投資5.6億元的三江金匯中心作為三門城市封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初顯雛形。

  老城區的街巷裡,變遷同樣悄然發生。環城路的瀝青路面泛著晨光,3.5公裡“白改黑”工程消弭了往日的顛簸﹔懸渚區塊總投資6.5億元的沖鋒衣產業園內,機器生產的節奏與城鄉融合的鼓點同頻,將“產城人”深度融合。黃埠突區塊三輪入戶調查叩開改造之門﹔農批市場項目提前兩個月開工,正將“瘡疤地塊”淬煉為活力地標。

  三門的交通網絡正經歷著歷史性的重塑。機器的轟鳴從甬台溫高速至沿海高速三門聯絡線施工現場傳來,年底有望建成通車。山海之間,“四好農村路”的彩帶飄向雲端:岩下潘村的彩虹公路蜿蜒處,民宿訂單隨游客量增長,高山茶園的新芽沿著新改建的公路“走”向長三角。

  從產業鏈升級牽引的精准落子,到城市品質煥新牽引的繡花功夫,再到交通動脈暢通牽引的立體突破,三大牽引性抓手攻堅年活動激發的乘數效應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動能。三門正以更強勁的牽引力,錨定建設“現代化新港城”的戰略坐標,在灣區經濟的潮頭上破浪前行。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