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瞬,溫州樂清非遺為何獨具魅力?

5月1日,“樂來樂好·匠心筑夢——2025樂清非遺巡游”在溫州樂清舉行,這場以“非遺活態傳承”為核心的文化盛宴,匯集了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通過動態巡游、靜態市集、沉浸式互動體驗的多元形式,為游客和市民獻上一場地域文化盛宴。
一動一靜展現非遺
“咚咚咚”,當天下午,伴隨著激昂的鼓聲,身披穆桂英挂帥戲服的女子們英姿颯爽地齊敲中國鼓,熱熱鬧鬧地拉開樂清非遺巡游的序幕。
此次非遺巡游隊伍從市區晨沐廣場出發,沿著旭陽路、伯樂東路、晨曦路,終點在樂清大劇院廣場,全長2.7公裡,共設五大方陣,以樂清首飾龍、樂清細紋刻紙、樂清黃楊木雕、樂清龍檔、藍夾纈這五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為核心,巧妙融入樂清大鬧、翁垟魚燈舞、蒲岐老鼠嫁囡等樂清眾多非遺項目。
一路上,各項非遺“卷”出了新高度,掀起一浪接一浪的熱潮。35米長的“板凳龍”層次分明,雕刻著100多個民間傳說和戲曲舞台,以及700多個精巧的人物﹔藍夾纈方陣全方位展示這一傳統技藝的魅力﹔樂清細紋刻紙方陣將放大的細紋刻紙內容穿在演員身上,上演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對話﹔百岱村畬族竹竿舞方陣以鏗鏘節拍展現畬鄉風情﹔翁垟魚燈舞中成人魚燈表演和小學生小魚燈隊表演交相輝映,詮釋了非遺的傳承﹔樂清首飾龍和樂清龍檔方陣更是以年輕人喜愛的角色扮演形式,增添了巡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勞動模范代表以及道德模范代表登上巡游花車,觀看精彩的非遺表演……
“今年,我們將‘傳承’貫穿於方陣中,巡游的隊伍裡加入了很多年輕人。”巡游總導演吳韋瑤介紹,自2024年首屆非遺巡游火爆出圈之后,樂清各鄉鎮(街道)文藝愛好者踴躍報名、公益參演,在樂清市文化特派員服務團的精心指導與編排下,年輕人喜愛的Cosplay、說唱等潮元素也引入其中,與傳統非遺相結合,帶來了獨具活力的年輕氛圍。
觀眾席中既有穿漢服的年輕人,也有舉著手機直播的銀發族。“朋友圈都刷爆了,趕緊過來一飽眼福,真是比過年還熱鬧!”來自翁垟街道的陳女士與父母緊跟著隊伍,不時舉起手機拍照留念。“既有歷史韻味,又有現代潮流風,很多項目都是第一次見,原來非遺也可以很‘潮’!”陳女士感嘆道。
不隻本地游客,樂清非遺巡游還圈粉了外國友人。“中國的傳統服飾真美!”“樂清非遺巡游是一場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聽盛宴!”來自加納的游客阿達身著紅色漢服,帶著家人與朋友觀看並體驗了樂清非遺,精彩的節目讓他們不時發出嘖嘖贊嘆,紛紛用鏡頭記錄精彩瞬間。
“工業強市”勇立文化新潮頭
非遺巡游不僅是一次文化展示,更是樂清以文鑄魂、以文賦能、以文興業、以文惠民,全面增強文化軟實力的縮影。
“五一”期間,樂清市大劇院廣場化身為一座“非遺奇境”,“五一”非遺巡游匠藝市集以“匠心筑城·非遺織夢”——致敬樂清勞模與千年匠藝為主題,打造沉浸式勞模展示與工匠文化體驗空間,讓非遺不再是塵封的歷史記憶,而是變得“可看、可玩、可帶走”,以鮮活的姿態融入人們的生活。
一位特地從上海趕過來觀看巡游的游客在看完巡游后,仍沉浸於樂清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我心中,樂清是一座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現代化城市,沒想到樂清還是一座歷史悠久、非遺豐富、傳統文化極具特色的文化之城。”他說。
非遺成為樂清文旅關鍵詞並非偶然。樂清既有心靈手巧的匠人和獨特的地域文化沉澱,孕育出燦若星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擁有全國唯一一個以縣域為主導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主導產品低壓電氣佔全國市場份額達65%以上,眾多頭部先進制造業企業在此安家,匯聚了大量高層次人才,具有較強的文化消費需求和能力。
近年來,樂清探索新型文化旅游方式,舉辦各類文旅品牌活動﹔打造樂清市非遺館﹔啟動“重振雁蕩雄風”三年行動計劃,推出一批游玩新線路……在節假日裡,樂清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走進茶文化節展演、非遺春日市集、市民生活文化周、白石會市、蒲岐廟會等活動,持續擴大非遺的影響力。
現代工業與非遺的碰撞,形成獨特的張力,不僅豐富了樂清市民、高素質人才的業余生活,還吸引其他地方游客慕名而來,成為文化消費新熱點。
一個工業強市,正在成為文旅沃土。親子游、生態游……每逢假期,樂清一直在“花式”造節日、辦活動,用獨特的“文化營城”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好玩”,推動消費場景不斷“出新”,向打造“長三角地區最具辨識度的非遺IP”的目標邁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