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紹興構建完善多災種統籌、全鏈條應對工作體系

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也是“5·12”防災減災宣傳周首日,記者從紹興市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紹興正全面構建完善多災種統籌、全鏈條應對的工作體系,各項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穩步推進。
紹興“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環境,疊加“東台西梅,南洪北潮”的防汛特點,以及多山的地形特征,使得全市水旱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風險較為突出。“當前紹興已入汛,再過一個月左右就將進入梅汛期,預計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紹興市氣象局副局長張建海介紹,2025年影響紹興台風預計有3∼4個,較常年偏多,盛夏高溫過程也偏多偏強,高溫日數較常年明顯偏多。
面對嚴峻復雜的自然災害防御形勢,紹興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上舉措不斷。據了解,紹興深化運用“1833”聯合指揮體系,推動應急指揮從“分散應對”向“系統集成”升級。通過整合設立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構建起“1+5”運行機制,統籌協調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防震減災等工作,形成了“市—縣—鄉—村—網格”五級貫通工作格局。
同時,紹興創新開展基層應急消防治理體系建設,打通應急管理的“最后一公裡”。通過打造“56個國家綜合性救援隊(站)+54支鎮街專職消防隊+2157個村社應急消防服務站”三級應急救援網絡,構建起覆蓋全域的“15分鐘應急救援圈”,實現市縣國家隊、鄉鎮專職消防隊、村社微型消防站“連點成線、連線覆面”。
“目前,紹興已建成2380個儲備庫,共計儲備各類物資2786個品種、2334萬件。相關物資數據全部錄入信息化平台,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找得到、調得出、用得上。”紹興市防減救災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構建多元化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確保首批物資縣級4小時、市級6小時送達,並搭建市級指揮調度平台和備勤基地,實現30分鐘低空應急救援直達現場。同時,積極探索“AI+防災減災”模式,優化升級防汛防台業務應用,為基層防災減災賦能提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有回音︱網友反映城市公園疏於維護 浙江台州:多方位加強監管
- 城市公園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美化環境,還能為老百姓提供休憩、健身的好去處,體現了“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 然而,若城市公園管理不到位,將會影響廣大居民的游園體驗。近日,浙江台州網友曾先生就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反映當地城市公園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 “五一”浙江文旅“關鍵詞”:沉浸、慢游、玩科技
- 人潮涌動的青石巷裡飄起漢服少女的衣袂,VR技術點亮的“侏羅紀”前排起蜿蜒長隊,山野帳篷營地閃爍的螢火映照著年輕旅人的笑臉……這個“五一”,浙江文旅市場以一場“人氣熱、消費旺、秩序穩”的全民奔赴,在“詩畫江南”的立體投影中寫下了3114萬人次的流動詩篇。 新“游”態蓬勃生長 在消費升級與產業變革的雙重驅動下,文旅新“游”態正以破竹之勢重塑行業格局。作為文旅創新高地,今年“五一”,浙江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堅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動文旅業態創新,積極打造“數旅、市集、非遺、文博”等“潮流型”消費場景,為來浙游客帶去難以忘懷的旅游體驗和情緒價值。…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