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二十連創”背后
台州三門的全民共治密碼

五月的台州三門,處處涌動著平安建設的熱潮。
5月12日清晨,亭旁街道小路上,鑼鼓聲打破了街巷的寧靜——楊家村女子打更隊身著傳統服飾,手持鑼鼓,在晨光中穿行。“煤氣閥門隨手關,電瓶充電莫入戶……”方言編成的安全口訣隨著鼓點回蕩。
這道獨特的“平安風景線”,正是三門縣“平安大會”召開前夕最鮮活的注腳。
二十載平安路:從“官方獨唱”到“全民合唱”
當日下午,三門召開“平安大會”,通報了2024年該縣平安建設情況。日前,三門成功實現全省首批“平安縣(市、區)二十連創”。
一組組亮眼數據勾勒出縣域治理的升級軌跡:3800名機關干部化身“網格管家”扎根村社,5.3萬名平安志願者組成“流動哨兵”,400余個“平安護村隊”“鄉鎮和事協會”等社會組織如繁星散落城鄉。
在海游街道某小區,物業經理老文的“抓賊記”成為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4月初,他通過監控發現可疑人員拉車門行竊,立刻帶領保安隊圍堵,配合民警當場抓獲嫌疑人。如今,這位“民間英雄”戴上了“平安自治合伙人”的紅袖章。
自三門2023年啟動“平安自治合伙人”以來,便利店店主、退休教師、夜班醫生等各行各業的5100余名“合伙人”加入,參與事件處置1348次,在56起案件偵破中發揮關鍵作用。“以前是‘警察跑斷腿’,現在是‘全民齊上陣’。”三門縣公安局負責人感慨道,群眾自創的“打更隊”“反扒隊”“和合調解室”等20余個特色品牌,讓平安建設從“政府主推”變成“百姓主演”。
海陸共織安全網:向深藍延伸治理智慧
“我們提前一周安排漁業執法隊的漁政船進行24小時港口巡查,督促漁船回港休漁。”在漁政碼頭邊,三門縣海洋與漁業行政執法隊隊長李忠寬介紹。
三門海岸線總長227公裡,海域面積498平方公裡,航道多、碼頭多、港區多。如何全面提升海上安全效能?以體系、平台、機制為抓手,成功打造具有辨識度的沿海安全治理“三門樣板”。
23架“空中哨兵”與625個視頻監控、5套電子圍欄、6套雷達組成的“海平安”數字天網,讓海域監管范圍從3公裡拓展到15公裡。“船頭一有異常動向,指揮中心就亮紅燈。”李忠寬指著智慧大屏上實時跳動的船舶軌跡介紹,身后,10家涉海單位入駐的“海上治理綜合體”正24小時運轉,構建起“海陸聯動、以岸治海”的治理新格局。
在看不見的海面下,“海上調解員”機制化解著漁民的“急難愁盼”。24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組成聯調工作小組,以“共享法庭”為依托,與560艘漁船結對幫扶。2024年以來,用“船頭調解”、綠色通道“快速調”、上門幫扶“暖心調”等方式,化解100余起涉海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8%。
“漁網纏繞、經濟糾紛這些‘海上麻煩’,現在不用上岸就能擺平。”剛簽完調解協議的漁民老陳豎起大拇指,休漁期的漁港,少了爭吵喧囂,多了和諧安寧。
平安賦能產業:治理精度轉化為發展速度
在三門橡塑產業園區,平安建設的“化學反應”正在車間悄然發生。
三門是全國最大的膠帶產銷基地,產值超百億元,佔全縣總產值的1/4。硫磺是橡塑生產的必需原料,但硫磺易燃易制爆,管理成本高、安全風險大。
面對硫磺儲存的安全隱患,當地政府牽頭搭建“政企校社”創新平台:研發的硫磺母膠粒新材料,讓全縣200余家企業告別“定時炸彈”,生產成本下降15%,年節省開支超2000萬元,這項“三門方案”正被縣外100多家企業復制推廣。
“平安不是‘守攤子’,而是‘開新局’。”三門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陳核認為,治理升級的深層邏輯在於,從傳統“保平安”到現代“創平安”,三門正將治理效能轉化為發展動能。
從“楓橋經驗”到“海上楓橋”,從“打更巡夜”到“數字孿生”,三門用二十年接續奮斗証明:真正的平安,是讓每個平凡人都成為時代的守護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有回音︱網友反映城市公園疏於維護 浙江台州:多方位加強監管
- 城市公園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美化環境,還能為老百姓提供休憩、健身的好去處,體現了“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 然而,若城市公園管理不到位,將會影響廣大居民的游園體驗。近日,浙江台州網友曾先生就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反映當地城市公園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 “五一”浙江文旅“關鍵詞”:沉浸、慢游、玩科技
- 人潮涌動的青石巷裡飄起漢服少女的衣袂,VR技術點亮的“侏羅紀”前排起蜿蜒長隊,山野帳篷營地閃爍的螢火映照著年輕旅人的笑臉……這個“五一”,浙江文旅市場以一場“人氣熱、消費旺、秩序穩”的全民奔赴,在“詩畫江南”的立體投影中寫下了3114萬人次的流動詩篇。 新“游”態蓬勃生長 在消費升級與產業變革的雙重驅動下,文旅新“游”態正以破竹之勢重塑行業格局。作為文旅創新高地,今年“五一”,浙江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堅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動文旅業態創新,積極打造“數旅、市集、非遺、文博”等“潮流型”消費場景,為來浙游客帶去難以忘懷的旅游體驗和情緒價值。…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