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賦能、升級
嘉興秀洲發布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要點

5月12日,記者從嘉興秀洲區發改局獲悉,2025年秀洲區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要點於近日發布。今年是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關鍵之年,秀洲區又有哪些新動作?在一體化發展中如何走出特色?
共建“規劃協調區”
打造開放示范新高地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絕不是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的孤立進程,從今年發布的要點來看,“共建”是關鍵詞。“我們將推動合力共建‘規劃協調區’,打造開放示范新高地。”秀洲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工作要點中提出,完善規劃協調區體制機制建設,復制推廣示范區改革試點成功經驗,在政策制定、規劃銜接等方面向示范區看齊,打造具有秀洲元素的一體化創新成果。
根據《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協調區包括虹橋主城片區除青浦區以外的區域,秀洲區的王江涇鎮和油車港鎮,昆山市的澱山湖鎮、錦溪鎮和周庄鎮,約486平方公裡。
事實上,在合力共建“規劃協調區”上,秀洲區已經進行了積極探索。秀洲與昆山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建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規劃協調區發展聯盟。今年,秀洲將深化“秀洲—昆山”規劃協調區發展聯盟建設,持續推動兩地在產業協同、科技創新、文旅融合等領域開展進一步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與此同時,秀洲還將推進規劃協調區與示范區科創一體發展,強化與青浦華為研發總部、嘉善祥符蕩科創綠谷等創新策源地協同發展。
蓄勢賦能“三大平台”
激活區域協同新引擎
近年來,秀洲區積極推進“三大平台”建設,即嘉興國家高新區、嘉興臨空經濟示范區、嘉興運河灣新城,將其作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強勁引擎。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秀洲區積極探索融入路徑,提出蓄勢賦能“三大平台”,激活區域協同新引擎,力求實現與區域整體發展的同頻共振、互促共進。
今年,嘉興南湖機場將迎來飛機起飛。秀洲區以機場建設為關鍵動能,全力打造長三角臨空經濟高地。
“我們將加快建設臨空經濟區,推動構建‘一體展三翼、一心匯三谷’的空間格局,促進空港新城與高鐵新城形成雙城聯動,強化與上海、杭州等周邊臨空經濟區協同合作,打造開放型臨空產業體系。”該負責人表示。
嘉興國家高新區作為秀洲區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域,正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秀洲區將充分發揮高新區產業基礎扎實的優勢,依托上海交大(嘉興)科技園、嘉興光伏科創園等科技創新載體,面向長三角集聚高端創新要素,積極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培育孵化科技型創新企業。
另外,秀洲以運河灣新城為腹地,打造長三角創新服務高地。例如加快建設運河灣人工智能產業園(一期)項目,聚焦人工智能技術研發、AI技術垂直應用、AI+新興業態融合等產業領域,加強與上海等長三角先進地區協同合作。
升級“五個一體化”
構建全域發展新格局
在推進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秀洲區也清醒地認識到,必須充分依托自身在產業基礎、區位交通以及生態資源等領域所具備的獨特優勢。在此基礎上,秀洲將精准對接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指引方向與重點發力領域,積極探索有效的發展路徑,通過深化產業協作、加強創新領域聯動、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化生態環境共治模式等,全力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區域協同發展的基石。秀洲區持續推進省際毗鄰道路外網升級,加快524國道王江涇至新塍公路工程、乍嘉蘇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秀洲段)等重大交通項目的建設步伐。同時,積極謀劃302省道、212省道前期工作,通過串聯524國道構筑國省道貨運外環線。這一系列舉措將進一步優化秀洲區的交通網絡布局,提升區域交通的便捷性和通達性,為人員往來、物資流通提供有力支撐,助力秀洲區更好地融入區域發展大格局。
教育是區域發展的重要支撐。秀洲區將依托合作辦學、教育共同體、嘉湖一體化等平台,緊密聯系長三角周邊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目前正積極推動上外秀洲西校區、上外高新實驗校區項目建設。通過與優質教育資源的深度對接,秀洲區將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為一體化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站在新的節點,秀洲區將緊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脈搏,從規劃協同到平台建設,從交通互聯到教育共享,以務實舉措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隨著一個個項目穩步推進,秀洲區將深度融入長三角發展大局,在協同共贏中激發新動能,向著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穩步邁進,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有回音︱網友反映城市公園疏於維護 浙江台州:多方位加強監管
- 城市公園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美化環境,還能為老百姓提供休憩、健身的好去處,體現了“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 然而,若城市公園管理不到位,將會影響廣大居民的游園體驗。近日,浙江台州網友曾先生就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反映當地城市公園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 “五一”浙江文旅“關鍵詞”:沉浸、慢游、玩科技
- 人潮涌動的青石巷裡飄起漢服少女的衣袂,VR技術點亮的“侏羅紀”前排起蜿蜒長隊,山野帳篷營地閃爍的螢火映照著年輕旅人的笑臉……這個“五一”,浙江文旅市場以一場“人氣熱、消費旺、秩序穩”的全民奔赴,在“詩畫江南”的立體投影中寫下了3114萬人次的流動詩篇。 新“游”態蓬勃生長 在消費升級與產業變革的雙重驅動下,文旅新“游”態正以破竹之勢重塑行業格局。作為文旅創新高地,今年“五一”,浙江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堅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動文旅業態創新,積極打造“數旅、市集、非遺、文博”等“潮流型”消費場景,為來浙游客帶去難以忘懷的旅游體驗和情緒價值。…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