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變“沉睡資源”為“增收源泉”

湖州農村集體水庫山塘用水權改革經驗獲全省推廣

施妍
2025年05月14日08:32 | 來源:湖州日報
小字號

  記者從湖州市水利局獲悉,《浙江省水利廳關於推進農村集體水庫山塘用水權改革的意見》近日出台,將於6月8日起施行,這標志著湖州市農村集體水庫山塘用水權改革經驗獲全省推廣。

  湖州市水利局介紹,作為此項改革的先行者,今年湖州市將推進農村集體水庫山塘用水權確權登記360座以上,並實現改革交易案例區縣全覆蓋。

  湖州市湖庫眾多、溪流縱橫,水庫山塘星羅棋布。受限於歸屬不清晰、權責不明確、流轉路徑不暢等因素,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大部分水庫山塘的水資源價值轉化有限。為此湖州市大膽創新,以安吉縣為試點,自2023年起開始探索農村集體水庫山塘用水權改革,在用水權確權登記、流轉、開發、收益分配等方面進行創新,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資源價值轉化路徑,將“沉睡資源”轉化為“增收源泉”。2024年,在安吉試點基礎上,又完成了農村集體水庫山塘用水權改革的頂層設計,通過出台《全域開展農村集體山塘水庫用水權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在全市域啟動農村集體水庫山塘用水權改革。

  據介紹,為了摸清水庫山塘的“家底”,湖州市對農村集體水庫山塘進行調查分析,形成了包括位置、庫容、開發利用現狀與潛力等在內的目錄清單。同時,又在開展農村集體水庫山塘用水權確權登記基礎上,對農村集體水庫山塘的用水權價值進行核算,作為流轉交易的基准價值參考。至此,水庫山塘用水權既可以轉讓、租賃、入股等,也可通過質押、抵押等方式,讓“沉睡”的水資源真正變成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活水”。

  安吉大坑村是湖州市用水權改革的首批受益者。通過調研,水利部門對當地農村集體水庫山塘的水資源以頒發用水權憑証的形式進行登記,並開展用水權價值核算。在扣除農業灌溉用水及生態環境用水后,計算出每年10萬立方米水、32萬元的用水價值,並通過流轉交易,把閑置水資源與市場需求精准對接,在溪水運動探險方面開辟了新賽道。大坑村黨支部書記楊希洲介紹,通過用水權改革,不僅村集體能獲得每年32萬元的保底收益,村裡的農家樂數量也在不斷激增,不少村民還成了旅游公司的員工,就連年輕人也開始陸續返鄉創業,給山村帶來了人氣。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