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顆果”到“金招牌”
台州路橋啟動枇杷嘉年華

五月的台州桐嶼,漫山枇杷壓枝低,勾勒出一幅豐收畫卷。5月16日,台州市路橋區枇杷嘉年華在小稠村拉開帷幕,以一顆枇杷為紐帶,串聯起鄉村旅游新業態、產業發展新動能,在山水間鋪展一條“民生共富路”。
桐嶼枇杷的“甜”,藏在白沙、洛陽清等特色品種的細膩果肉裡——入口柔軟多汁、酸甜適口,是刻進當地人記憶的“家鄉味”。這份好滋味,離不開路橋區委、區政府的“精心呵護”:通過規范化栽培引導、專家駐點指導、產銷精准對接等舉措,建成250畝枇杷核心種植區,輻射帶動1000畝規模種植﹔更以“文創+農業”模式開發衍生品,讓路橋枇杷從“田間鮮貨”升級為“全國名品”。2024年,路橋枇杷核心基地總產值超3000萬元,“稠記”枇杷露斬獲浙江農博會優質產品、浙江特色伴手禮等多項榮譽,成為路橋農業的“金名片”。
枇杷的“甜”更浸潤著共富的溫度。以小稠村為龍頭,涼溪、東明、上山童、下庄盧五村“攥指成拳”,從一棵枇杷樹起步,打造“稠記”品牌,年銷售額突破500萬元﹔以“陽光工坊”為載體,村民聯合入股參與加工銷售﹔推動“農業+文旅”融合,讓枇杷林變身“打卡地”……五村用黨建“金鑰匙”,打開了“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東”的共富之門。
嘉年華現場,這份協作更進一步——桐嶼街道與“陽光工坊”共富工坊、博士創新工作站、台州科技職業學院經貿學院、北大附中台州飛龍湖學校簽署“五村連片”黨建聯建共富項目戰略協議。小稠村黨總支書記邱明生難掩興奮:“年初,我們的‘稠記’枇杷飲經過博士創新站技術優化,口感更清爽,目前已接下幾千箱訂單。今年,我們新上線了第二條飲料生產線,要沖800萬元銷售額。”
活動期間,非遺體驗、美食集市、戶外露營等多元場景持續“圈粉”。游客既能體驗傳統工藝,也能嘗遍路橋風味小吃,還能搭一頂帳篷、圍一方桌,在枇杷樹下感受“詩與遠方”的愜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