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原創

有回音︱公交變“聰明”乘客卻更懵?杭州回應“按鈴下車”困擾

人民網記者 艾宇韜
2025年05月17日11:16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站點停不停,乘客說了算。2022年7月起,浙江杭州逐步推廣公交“響應式停靠”——乘客按下設置於車廂門扶手上的提示鈴,提醒公交駕駛員進站停靠,無人按鈴公交將減速越站通過。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不少市民在乘車時仍面臨困惑。近日,杭州市民方先生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自己經常乘坐的191路公交在“響應式停靠”上執行並不到位,“早上6:37堯典橋路東沒有響應式停靠,6:38三裡家園一區沒有響應式停靠,且從德勝東村開始就沒有報站了……”

“領導留言板”留言截圖。

“領導留言板”留言截圖

針對此條留言,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團相關工作人員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進行了回復,經過監控調查,方先生當天乘坐的191路1-9078車司機在堯典橋路東站、三裡家園一區站均有主動停站上下客,“詢問司機后了解到,其表示在早高峰時段會更加留意站台乘客的動態,因此主動選擇停站,以方便乘客上下車。”此外,工作人員也承認該車當時確實存在報站器未自動報站且司機未進行口頭報站的情況。

“領導留言板”留言回復截圖。

“領導留言板”留言回復截圖

該工作人員也表示,后續會要求司機嚴格按照“響應式停靠”的操作規范執行,並落實各項服務舉措。同時,集團也強調在車載機未報站的情況下,司機必須做好口頭報站工作,並及時報修故障,以確保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車體驗。

為何要推行"響應式停靠"?記者採訪了杭州市公交集團客運管理部副總經理吳俊。據他介紹,“響應式停靠”模式主要是為了減少乘客不必要的停靠等待時間,緩解以往“逢站必停”模式帶來的高能耗、低效率問題,達到“准時、便捷、舒適”公交出行需求。從目前整體運營數據上看,涉及“響應式停靠”的線路運送速度平均提升7.14%,單趟運營時間平均縮短約2分鐘。

“響應式停靠”模式是否真正提高了公交線路運行效率?近期,記者乘坐了多條“響應式停靠”公交線路,發現車廂內前后門扶手以及后座窗沿上均設有亮黃色按鈴裝置,紅色按鈕上標有“stop”字樣,車窗及車門玻璃張貼有“如需下車,請按鈴示意”的提示語,車廂頂部信息欄上也有詳細的操作示意圖。

車廂扶手處設有亮黃色按鈴裝置。人民網記者 艾宇韜攝

車廂扶手處設有亮黃色按鈴裝置。人民網記者 艾宇韜攝

記者觀察到,大部分乘客在日常乘車過程中,下車時並不一定需要按鈴。“我是知道下車可以按這個鈴的。但我每天回家都坐這趟車,快到站會提前走到車門口,司機師傅也會曉得這站有人下。”市民陶女士表示,如果自己乘坐的是不熟悉的公交線路,且車廂廣播未提前報站,還是很容易坐過站的。

記者觀察發現,半小時的車程中,隻有一兩名乘客使用了按鈴設備,更多時候是公交司機主動停靠站點。在沒有乘客下車且站點無人候車的情況時,司機也會短暫進站停靠,不開車門。而當記者主動按鈴后,多條線路的公交司機會主動停靠在下一站點。當車廂擁擠,后排落座的乘客不能立即移動至下車門,導致司機無法判斷是否有乘客需要下車時,按鈴設備的提示作用會更為明顯。

車廂信息欄有詳細操作示意圖。人民網記者 艾宇韜攝

車廂信息欄有詳細操作示意圖。人民網記者 艾宇韜攝

“我們在挑選‘響應式停靠’公交線路時,首先需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線路客流具備明顯不均衡性,即站點間、不同時段間客流量差異較大﹔二是線路長度在15公裡(含)以上,全線停靠站點超過20個(含)以上或平均站距小於400米。其他就是市民乘客普遍反映運營效率不高、站點過多的線路。”吳俊補充道,目前杭州公交集團運營的“響應式停靠”公交線路共計457條,涵蓋除桐廬、建德、淳安外的全市各區。針對乘客反映乘坐差異不大,原因在於公交線路運營受天氣、路況、客流分布、行車速度等多維度因素影響,不易被直觀感知。此外,市民適應“響應式停靠”公交也需要循序漸進的轉變過程。

車門玻璃張貼有提示語。人民網記者 艾宇韜攝

車門玻璃張貼有提示語。人民網記者 艾宇韜攝

針對網友及部分市民反映的“按鈴下車”困擾,吳俊表示,杭州市公交集團正對“響應式停靠”公交進行優化調整,包括在即將到站前廣播語音報站,在站牌、車輛站名表等顯著位置標明“響應式停靠”線路,並要求司機密切關注車廂內乘客的動態,及時做好提醒和解釋工作,同時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渠道,持續普及“響應式停靠”的服務規則與操作流程。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