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入選省級專項激勵地區

嘉興桐鄉爭當技能型社會建設“優等生”

胡宇翔、姚宇星、鐘宇迪
2025年05月21日08:46 | 來源:嘉興日報
小字號

  近日,2025“嘉興人才日”在嘉興大學啟幕。連日來,深入貫徹落實人才強市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東風”勁吹。在嘉興桐鄉,2025年度電子商務師、養老護理員等8個賽項的職業技能競賽接連舉辦,將持續為技能人才成長、技能型社會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前不久,浙江公布首批技能型社會建設專項激勵地區名單,全省共17個縣(市、區)入選,每個入選地區將獲得總額800萬元的補助。桐鄉憑借在技能人才培育、技能創富體系構建及技能生態打造等方面的卓越表現,成功入選。

  桐鄉立足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優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創新能力提升,孕育出巨石、振石、桐昆等世界級領軍企業。全市超19萬個經營主體及4萬余家企業,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技能人才總量達21萬人,高技能人才7.5萬人,獲評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省級以上高技能人才145人。

  多元模式助力人才成長

  在桐鄉市崇福鎮,浙江同輝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探索“一院兩星”模式,依托“同輝學院”,搭建“高管大講堂、廠長公開課、科長說實操、干部來分享”四級培訓體系,精准育才。近年來,同輝紡織通過企業技能等級自主認定,培養紡織染色工技能人才414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34人。在第三屆浙江技能大賽中,同輝紡織獲紡織染色工賽項三等獎1人、優勝獎3人,4人由技師晉升為高級技師,凸顯企業技能等級認定優勢。

  桐鄉技師學院首創“技師+工程師”人才培養項目課程,與同濟大學工業4.0學習工廠合作,深化產教融合,每年為本地制造業輸送500多名技能人才。

  此外,桐鄉還打造了“30分鐘培訓圈”,圍繞數字經濟、新材料、新制造等產業,開展企業技能提升培訓、大學生就業創業培訓、“一老一小”技能培訓等。今年截至目前,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900余人次,新培育技能人才36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950人、數字高技能人才122人,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以技能賦能產業共富

  在桐鄉市梧桐街道桃園村,直播培訓、AI技術實訓等活動持續開展,由資深自媒體人傳授AI視頻制作、直播技巧等技能。桃園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凌峰介紹,該村引入“桃李滿園”研學基地等項目,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和技能提升平台,成為技能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樣本。

  企業層面,桐鄉推進“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試點。巨石集團作為浙江省首批試點企業,建立了首席技師年薪制等激勵機制,打破了技能人才職業發展“天花板”。截至目前,桐鄉累計有“新八級”試點企業3家、特級技師5人,居全省縣(市)前列。

  同時,桐鄉構建完善的技能競賽體系,通過多層級賽事選拔優秀技能人才。2024年,桐鄉市19人在第三屆浙江省技能大賽獲獎,其中17人來自不同企業﹔1人獲浙江省健康照護師競賽二等獎,1人獲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浙江省選拔賽優勝獎,技能創富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打造“技鑫學堂”模式

  在技能生態體系建設方面,桐鄉創新打造“技鑫學堂”模式,以產業鏈需求為導向,構建“政企校”協同育人機制,有效破解技能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通過“雙元載體”建設、“三級進階”培養、“一鏈一學堂”推廣,實現“入學即入崗、結業即就業”的產教深度融合,精准破解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兩張皮”難題,推動技能人才與產業升級同頻共振。

  “技鑫學堂”模式逐步構建“政府建機制、企業定標准、院校優課程、人才獲成長”的四維聯動技能型社會生態體系。桐鄉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產業鏈需求牽引+全周期生態支撐”的模式,正在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新領域催生裂變效應,預計未來3年新增2.5萬名技能人才,為技能型社會建設提供縣域實踐樣板。

  未來,桐鄉將用好“技鑫學堂”模式,結合四大實訓基地,從培育技能人才到服務、孵化特色產業鏈,形成從點到線,再到面的全面提升,持續貢獻以數字技能人才為特色的技能人才梯隊。

  “我們將繼續深化技能培訓體系,優化技能創富體系,完善技能生態體系,推動技能人才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該負責人表示,桐鄉將通過構建技能培育、技能創富、技能生態三大體系,不斷以高質量技能人才梯隊建設助力高質量發展,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桐鄉新篇章提供強大動力,為技能型社會建設貢獻更多“桐鄉經驗”。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