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鬆陽:從聽客到主角,宣講“嘮”進群眾心坎裡

“這個宣講活動太精彩了!宣講團把浙西南革命精神、‘兩山’理念等內容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呈現出來,我聽得很明白,也聽懂了、記住了。”麗水鬆陽縣安民鄉李坑村村民周大貴說。
近日,鬆陽“秘境尋聲”青鬆宣講團來到安民鄉李坑村開展宣講活動,為當地群眾帶來了一場精神盛宴。活動現場,由浙江農林大學學生、“00后”選調生、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群體組成的宣講團,講述了涵蓋情景、人文、生態等多個類型的宣講節目,贏得當地村民的好評。
“這次活動還結合了‘鄉野共富市集’,宣講員化身推介員,用‘嘮家常’的方式講鄉音、話風俗,讓鄉村手工藝品在親切的‘嘮嗑’中成了搶手貨,探索出了一條宣講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青鬆宣講團負責人嚴景城介紹。
這也是鬆陽創新宣講形式“擴圈”的生動體現。2024年12月以來,鬆陽縣挖掘縣域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特色資源,以“新型鄉村文化空間+大眾理論宣講”形式,打造古村網紅宣講點,讓村情街景變為最佳宣講載體,持續推動宣講形式“擴圈”走向深入。
6月18日至19日,麗水鬆陽、寧波余姚兩地青年宣講走親活動舉行。在鬆陽縣城明清古街元朴藝術工作室,來自鬆陽“青鬆講”宣講團和余姚市“舜江青語”宣講團的宣講骨干們齊聚一堂,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青年說”主題,從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等角度出發,帶來了《在變與不變中繪就千年畫卷》《一條魚繪就兩山答卷》等一系列宣講作品,用生動的表達、感人的事例、真誠的語言,生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深刻內涵。
此次走親活動不僅搭建了兩地青年思想碰撞的平台,更以“宣講+實踐”的形式,為理論傳播與實踐創新注入了新動能,也帶動了更多特色街區的老百姓積極參與到宣講與家鄉發展的聯動中來。
“以前我守著老街小鋪子賣狀元餅,靠的是街坊熟客,如今通過一次次參與宣講活動,我懂得了怎麼用新方法講好老手藝的故事。”鐘躍英是鬆陽老街內的一名商家,如今也是遠近聞名、能說會道的大眾宣講員。她感慨道:“現在我的狀元餅賣給了全國各地的游客,我也成了小有名氣的‘鬆陽餅妹’呢!”
“形式創新為理論宣講破圈筑牢根基,而要讓理論宣講真正深入人心、發揮實效,我們還在內容‘建圈’、隊伍‘跨圈’等方面持續發力。”鬆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社科聯主席張鬆龍說。具體來看,鬆陽圍繞內容“建圈”,成立“理論宣講工作室”,構建“需求導向型”下鄉調研機制,收集具有當地典型性、現實性、特色性的案例故事進行融合式宣講創作﹔圍繞隊伍“跨圈”,採取“名家領航+梯隊建設”策略,邀請國家級金牌講解員、宣講名師等作為工作室負責人,建立分級分類培訓體系,形成遞進式成長路徑。
目前鬆陽共有600多名宣講員,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包括特色街區的商鋪負責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今年以來,當地共開展“秘境尋聲”“今晚七點半”等主題基層理論宣講10余場,覆蓋群眾超5萬人次。(葉夢雨、宋晴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