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推動新居民黨員從“流入”到“融入”

嘉興桐鄉:黨建賦能“新”力量

楊薇、吳佳麗、王俊
2025年07月03日08:17 | 來源:嘉興日報
小字號

“一瓶水下肚,舒爽了不少。”7月1日上午9時,熱浪裹挾著路面的蒸騰氣息,環衛工人陳蘭芳擰開嘉興桐鄉東興街一處眼鏡店門口愛心冰櫃裡的礦泉水,仰頭一飲而盡。當天是2025年東興商圈愛心冰櫃開放首日,僅一上午就收到愛心捐水超610箱,吸引百余名戶外工作者前來。

這抹夏日清涼,正是桐鄉梧桐街道東興社區黨委與東興商圈黨支部以黨建為紐帶,串聯起共建單位、愛心商戶與市民善意的生動縮影。

承載著“碗大桐鄉城”市井記憶的東興商圈,曾因業態繁雜、商居交織陷入治理困局。東興社區黨委率先破局,組建桐鄉首個商圈“兩新”黨組織——東興商圈黨支部。6名黨員商戶帶頭亮身份、擔責任,將黨建工作從“有形覆蓋”推向“有效覆蓋”。依托黨組織的凝聚力,商圈內孵化出商會、工會、婦聯等群團組織,協助商圈1000余家商戶實現新居民100%登記,商戶投訴率直降65%。

“這是店裡最火的‘生意’。”作為愛心冰櫃的發起者,來自台州的商圈黨支部委員、眼鏡店店主金呂增笑著說。愛心冰櫃活動自啟動以來,單日最多免費送出了500多瓶礦泉水。在商圈黨支部的帶動下,2025年轄區內還新增了10家飲品店加入這項送清涼的公益行動中來。夏天送清涼,冬天送溫暖。依托商圈黨支部獨特的資源優勢,支部成員商戶以及熱心商戶還會在冬天為“騎士小哥”送上“暖心大禮包”。

在梧桐街道,“以新管新”的治理創新同樣精彩紛呈。桐鄉60余萬新居民中,超半數居住於主城區。梧桐街道作為主城區核心,新居民佔比超三分之一,面臨人口流動頻繁、需求多元、文化差異大等治理挑戰。梧桐街道創新“以新管新”治理模式,搭建三級鄉親服務體系與多元平台,推動新居民黨員從“流入”到“融入”。

如今,他們主動參與矛盾調解、公益服務,既找到了組織歸屬感,也實現了個人與社會價值的融合,成為基層治理的新生力量。

“劉姐,又給我們帶什麼好消息來啦?”鄉親大走訪負責人劉真剛踏進小區,就被居民熱情地圍住。江西籍的劉真扎根桐鄉14年,新居民們喜歡叫她“劉姐”,經常上門調解。“上次你們夫妻吵架,現在都說開了、和好了吧?”“和好了,早和好了,謝謝你們幫我們調解,要不然我們兩個都在氣頭上,不知道要鬧得多大呢。”這樣的對話,在“鄉親走訪團”團員們的日常工作中並不少見。

從老陳工作室的矛盾調解,到“吾鄉”婦聯的柔性治理,再到“鄉親走訪團”的暖心服務,新居民黨員們用鄉音敲開鄰裡心門。這支隊伍成立以來,已成功化解近4000起矛盾糾紛。

梧桐街道精心打造的“鄉親之家”,集矛盾調解、就業幫扶、法律援助等功能於一體,成為新居民的“娘家”。滿天星公益、紅石榴家園等社會組織在此扎根,讓異鄉人在參與公益中找到歸屬感。

從愛心冰櫃的清涼接力,到鄉親走訪的暖心腳步,梧桐街道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積極探索“以新管新”基層治理新模式,構建“組織引領·以新聯新、治理共融·以新帶新、服務升級·以新幫新”的全鏈條治理體系,讓新居民群體從“管理變量”轉變為“治理增量”,讓每一位奮斗者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溫度與力量。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