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與鄉土鄉情鄉愁沉浸式“對話”

湖州:鄉村博物館因地制宜解碼文化基因

李則名
2025年07月03日08:22 | 來源:湖州日報
小字號

一處鄉村博物館究竟能發揮出怎樣的研學作用?不久前,來自東南亞的20余名國際文化專家在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的鄉村博物館——非遺裡的中國陳列館找到答案。“這次調研走訪給了我們新的啟發,湖州創新地將鄉村博物館打造成推動研學旅游的關鍵點位,我認為這裡已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座寶貴的精神家園,就如同搭乘一列時空列車,可以窺見百年時光中江南文化所傳承的經典。”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教授雅戈布感慨道。

自2022年成為浙江省“江南文化探源”研學旅行產業試驗區以來,湖州圍繞山水清遠、江南絲路等特色文化“源流”,積極探索文博陣地在廣闊農村的拓展方式,“江南文化探源”研學旅游線路逐步覆蓋122家鄉村博物館,有效推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全完善。

湖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平均每8個行政村就有一座鄉村博物館,這些點位推動湖州“江南文化探源”研學旅游線路“串珠成鏈”,逐漸成為全市地標性的鄉村文化窗口和文化品牌。

體驗,關系到研學旅游線路的質量和口碑。對此,湖州堅持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在研學旅游線路打造的重要位置,邀請在鄉村創業的青年人才深度參與。

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經營民宿的創業青年黃裕齊在2024年受聘成為當地的研學導游,他介紹:“莫干山文化底蘊深厚,這些年已陸續打造了莫干山美術館、藝術郵票館、陶瓷博物館、冰箱貼博物館、古劍博物館等多個鄉村博物館,這些均是富有特色的研學基地,通過為游客提供定制化的講解,能進一步提升游客體驗。”

以“鄉土、鄉情、鄉愁”為紐帶,湖州各具特色的鄉村博物館因地制宜解碼湖州文化基因,依托農耕文化、產業特色、非遺技藝、民間收藏、生態環境、紅色資源、移民文化、科普資源等,形成了類型豐富、格局合理、特色鮮明的9大門類體系。泰國清邁大學副教授雅塔評價,湖州鄉村博物館在建設過程中兼具濃郁的“泥土芬芳”和豐厚的“文化韻味”,進一步推動了“江南文化探源”研學旅游線路的豐富性,形成了互相促進的關系。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