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醫保藥品電子追溯體系再升級
定點醫藥機構實現“一碼到底”全流程監管

7月1日起,金華全市定點醫藥機構在銷售醫保藥品時,必須全流程記錄藥品的購進、使用、庫存及追溯碼等信息,嚴格執行“應採盡採、依碼結算、依碼支付”制度。這標志著金華市藥品追溯管理邁入全流程監管新階段。
作為國家醫保局確定的首批藥品追溯碼信息採集試點城市,自2024年4月試點工作啟動以來,金華市聚焦“接入率、採集率”核心目標,通過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的方式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全市2398家定點醫藥機構已完成追溯碼掃描接口改造,採集率達95%,主要三級醫療機構和藥店實現“應採盡採”,為新規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據金華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藥品追溯碼作為每盒藥品的“電子身份証”,具有唯一性。新規實施后,一盒藥品的追溯碼若出現多次掃碼銷售記錄,系統將自動預警,這為排查假藥、回流藥及藥品串換銷售等問題提供了關鍵依據。
“凡是進入醫保支付環節的藥品(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院內制劑、必須拆零發放的藥品以及零散注射針劑等除外),從出庫、配送到患者用藥,必須實現‘掃碼即監管、一碼到底’。”該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藥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對於市民關心的購藥流程變化,金華市區多家藥店工作人員說:“每賣出一盒藥都會掃描追溯碼。不過,這只是店內管控流程,對患者來說,買藥和往常一樣方便,不會增加額外程序。”
一年多來,金華市將藥品追溯碼信息採集工作作為完善醫療保障制度的基礎性工作。
在採集模式創新上,金華市針對不同醫藥機構特點精准施策:浙大四院率先試點,打通藥品供貨系統與醫院HIS系統數據壁壘,實現“隨貨帶碼”,並對接阿裡健康“碼上放心”平台完成零星入庫﹔基層醫療機構通過醫保與衛健部門協同,完善HIS系統功能對接,實現“一家上線、全域上線”﹔零售藥店推廣商品碼、追溯碼、醫保編碼“三碼合一”模式,有效縮短發藥時間。
數據規范方面,針對藥品拆零導致的使用量失真問題,金華市創新推行“拆數量、不拆單價”上傳規則。以東陽為例,試點前期當地醫藥機構日銷售數據達48萬盒,佔全市40%以上,經治理后日銷售數量縮減至10.6萬盒,縮減率超78%,數據准確性顯著提升。
為拓展追溯碼應用場景,金華市建立多部門協同機制。金華市醫保局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藥品生產、銷售等環節追溯碼應用的監督,與藥企合作推動“隨貨帶碼”,從源頭解決無碼問題。
醫院應用追溯碼后,精細化管理水平顯著提升。以浙大四院為例,通過追溯碼實現入庫校驗、發藥核對、效期管理等全流程管控,門診發藥錯誤率從2.25‰下降到0.83‰,極大保障了患者用藥安全。
2025年6月1日起,金華市1900余家定點零售藥店已率先實行“依碼支付”,無追溯碼且不在無碼庫的藥品不予結算。目前,金華市已構建“購藥行為—藥品流向—掃碼記錄”三維分析體系,設置高頻跨機構購藥等智能預警規則,實現對藥品異常掃碼頻次的動態監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