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余村:金融活水澆灌綠水青山

人民網記者 張帆
2025年07月04日08:17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青山疊翠,流水潺潺,白牆黛瓦間游人如織,竹海綿延處笑語盈盈,夏日裡的浙江安吉余村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走至余村村口,刻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石碑巍然矗立。所有余村人都記得這塊石碑背后的故事,“兩山”理念也始終指引著余村,使余村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余村富得早,上世紀90年代末村集體年收入曾達300萬元,是當時縣裡的“首富”村。“過去富靠得是‘賣石頭’。”余村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是土生土長的余村人,他回憶道,那時村裡流行一首打油詩,“大炮一聲震天響,黑煙灰塵霧茫茫。翠竹綠葉變顏色,白衣晒成黃衣裳。”

村子富起來的代價是不堪入目的環境。“村裡炮聲隆隆,煙塵遮天蔽日,開山礦車把路碾得坑坑窪窪,溪水都成了‘醬油湯’。”汪玉成介紹,余村痛定思痛,用民主決策的方式選擇將高污染企業陸續關停。這也讓很多村民一下子失業了,村集體年收入最少的時候隻有21萬元。

2005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提出后,余村堅定了發展方向。如今,靠著“賣風景”,村子再次富起來。

余村風光。農行浙江分行供圖

余村風光。農行浙江分行供圖

余村迅速啟動礦山復綠工程,曾經的“禿頭山”披上了竹林綠裝﹔修整村道、治理污水、改造農房,曾經的“工業村”開始“梳妝打扮”。隨著綠色建設的開展,曾經被煙塵籠罩的礦區,如今成了四季有美景的生態景區﹔當年靠炸山賺錢的礦工,不少轉型成為導游、民宿老板。綠水青山,成了村民們的“幸福靠山”。

為了給村民創業等需求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自2018年起,中國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在余村試點開展“金融自治”,為村民創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首批貸款便投向民宿、農家樂、旅游景點等建設項目。“當時貸了110萬元,將民宿改造升級,增添了竹工藝品展示、奇石書畫藝術等特色項目,為游客提供了更為豐富多元的體驗選擇。”一到旅游旺季,村民葛軍開的民宿就一房難求。

當發展步入2019年,余村遭遇了新瓶頸——土地資源開發殆盡,新項目落地空間受限。“跳出余村發展余村!”一個大膽的構想應運而生。2020年3月,余村聯合天荒坪鎮銀坑、馬吉等4個村,構建“1+1+4”抱團發展格局﹔2022年5月,“大余村”景區建設啟動,將周邊24個村納入發展版圖,形成“資源共享、品牌共塑、利益共贏”的發展新模式。曾經的“小山村”如今成了涵蓋10萬平方米創業空間、6萬畝竹林農田的“大景區”,一條串聯山水林田湖草的綠色經濟帶正在崛起。

金融活水始終澆灌著這片沃土。農業銀行湖州分行發放全國首筆鄉村旅游重點村項目貸款,5700余萬元資金精准滴灌到田園景觀改造、綠道建設、污水治理等項目。“這些貸款就像及時雨,讓‘大余村’的藍圖從圖紙變成了實景。”農業銀行湖州安吉縣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綠色金融創新,農行已支持20余家農旅企業發展,帶動周邊500余戶農戶增收。

雲上草原度假區是“大余村”裡人氣最旺的景點之一。6月,大余村雲上索道開通試運營,將余村與雲上草原度假區兩地通行時間直接縮短至6分鐘,徹底改變了過去兩地通行需繞行山路一個多小時的傳統模式。

據介紹,索道開通后,預計會給兩地新增30%互導客流。“為了穩穩接住這波流量,我們也在抓緊建設面向全客群的全新項目。”浙江雲上文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曉東介紹,該項目緊扣敦煌文化、仙俠文化故事線,將建設一座“雲上仙城”,預計將在7月向游客開放。

項目的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據介紹,景區開發建設累計投入超15億元,由於項目自有資金佔比較高,2024年企業結合后續景區擴建規劃打算優化融資結構。農業銀行湖州安吉縣支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充分考慮企業歷史投入及后續景區升級改造,為該項目授信9億元,並逐步實施項目投放落地。“我們的貸款是組合貸,主要是固定資產貸款,此外還有流貸,可以根據企業需求結合使用。”農業銀行湖州安吉縣支行相關負責人說。

余村風光。農行浙江分行供圖

余村風光。農行浙江分行供圖

在余村大景區的統合下,各村特色產業煥發新生:銀坑村的竹海漂流、馬吉村的高山茶廠、橫路村的農耕體驗園……游客來了能“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體驗,村民們從“各自為戰”到“抱團取暖”。2024年,“大余村”實現旅游總收入100億元,24個村的村平均集體經營性收入超280萬元。

2022年7月,余村啟動“全球合伙人計劃”,面向研學教育、數字經濟等8大領域招才引智。短短一年多,60余個合伙人項目落地,1200多名大學生扎根鄉村,“新鄉人”人數甚至超過了“原鄉人”。

為助力青年創業,農業銀行湖州安吉余村綠色支行進駐青年人才社區“青來集”,推出“鄉村振興帶頭人貸款”“專業大戶貸”等產品,提供最高1000萬元的創業資金支持。“我們不僅提供貸款,還幫著對接市場資源,讓年輕人在村裡留得住、干得好。”農業銀行湖州安吉余村綠色支行聚焦青年創業者金融需求,定期駐點青年人才社區“青來集”開展金融服務宣講,為青年群體提供全方位、精准化、個性化金融服務,助力青年實現創業夢想。

如今的余村,不僅是生態旅游的標杆,更成了新業態的孵化器:全國首個“鄉村元宇宙”項目上線,數字農場、智慧民宿等新場景層出不窮﹔文創市集、國潮音樂節等活動輪番上演,讓古老村落煥發時尚活力。“年輕人帶來的不僅是人氣,更是發展的新思維。”汪玉成感慨道。

從“兩山”理念的誕生地到共同富裕的示范地,余村的蛻變恰如一把金鑰匙,打開了浙江鄉村振興的壯闊圖景。之江大地上,萬千村落正循著余村的足跡,將“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發展動能。

潮涌之江,奮楫爭先。在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征程中,農行浙江分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聚焦縮小“三大差距”,制定專項服務方案,持續做好金融支持,助力“浙”裡更多鄉村探索出一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新路。截至6月末,全行涉農貸款余額超8700億元,綠色信貸余額超6900億元。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