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聲”講述“兩山”故事
杭州上城:青年宣講讓生態理念“熱氣騰騰”

“一隻在陽台筑巢的小斑鳩,讓我萌生了發起‘陽台媽媽’公益項目的念頭。通過線上征集照片,組織志願者觀測培訓,持續記錄城市陽台鳥類筑巢的故事。我相信每一個陽台,都是城市生態文明的小支點。”來自杭州市生態環境局上城分局的宣講員彭耐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
近日,在美麗上城話“兩山”主題宣講暨上城區“兩山”理論實踐成果展上,一場“開放麥”主題宣講在杭州市上城區文化館開展。來自“紅巷新聲”的20余名青年宣講員火熱開講。
“開放麥”主題宣講現場。上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2025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雙碳”目標提出5周年。青年宣講員選擇用身邊小故事,以“新”的話語、“活”的講述、“潮”的傳播,讓生態文明理念變得“熱氣騰騰”。
現場,每位宣講員都有自己的“獨門秘訣”:望江街道的朱韻講述民間河長胡福慶十年如一日義務巡河,“揭秘”三千篇巡河日記躍入浙東運河博物館展窗的鮮活記憶﹔上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盧木子、張雄杰以九堡“開漁節”為案例,講述錢塘江水質保護故事﹔杭州市水務局的黃熠麗深耕水務科研前線,以水廠煥新工程為案例,道出生態發展卷軸上的“水紋密鑰”﹔城發集團主播三人組徐夢婷、苗丹丹、莫鑫華,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直播探訪,展示了豐收湖環境提升給群眾帶來的幸福歷程。
在每人6分鐘的宣講中,“紅巷新聲”青年宣講員金句頻出,用案例故事映射大主題,將環境保護、生態治理等主題內容化作青春“方程式”。
“開放麥”主題宣講現場。上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浙江樹人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馮偉表示,“上城區聚焦省會中心城區生態治理案例,讓‘紅巷新聲’青年團用宣講入理、情景劇入景這些新方法,把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通俗化,這招讓老百姓聽得懂、傳得開!”
“當‘紅巷新聲’青年宣講員用青春語態解碼新時代‘兩山’辯証法時,這不僅是理論宣講范式的革新,更是一個城市與青年群體的雙向奔赴,青年正在重新定義理論宣講的打開方式。”上城區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本場宣講不僅是一次理論的傳播,更是一次青春的綻放,展現了上城區青年宣講員的風採和擔當。
近年來,上城區持續打造青年理論宣講品牌,推出由300余名青年骨干組成的宣講隊伍——“紅巷新聲”青年理論宣講團。“言之有理開放麥”基層巡講、首批理論宣講特色工作室、“青”你來說·理論開放麥、青年理論宣講訓練營等項目亮點紛呈,形成內容創新、形式創新、隊伍創新的生動局面。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上城區將通過“隊伍擴能、內容破圈、渠道融合、資源聚合”等路徑,持續釋放“紅巷新聲”品牌活力,不斷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李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