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2025年3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時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這是世界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和國際形勢變亂交織的大背景下,鞏固和加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是各方的普遍期盼。中國作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致力於以實際行動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新形勢下,中國貿促會將繼續全力辦好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力量。
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的兩大特點
看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形勢,必須堅持科學辯証的態度,既要看到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碎片化風險上升,也要看到有關各方積極以實際行動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
一方面,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穩定性成為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的重要考量。地緣政治和陣營對抗暗流涌動,關稅壁壘與貿易爭端頻發,國際分工格局被迫調整。2024年全球歧視性貿易壁壘數量超過1200項。全球范圍內限制性外資政策增多,國際跨境投資近三年連續負增長,2024年比歷史高點下降約40%,產業鏈供應鏈友岸化、近岸化、本地化趨勢增強。
另一方面,廣大企業作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堅定維護者和積極建設者,在相向而行中實現互利共贏。國際貿易和投資等經貿往來,植根於各國優勢互補、互通有無的需要。大批跨國公司作為全球相關產業的“鏈主”,同各國上下游企業形成共生共贏的產業生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出貢獻。比如,美國蘋果公司供應鏈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其海外銷售收入佔其總營收比例超過60%。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進行全球產業布局,將含金量更高的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和創新成果帶到世界各地,助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共贏。
我國推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兩大顯著優勢
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供給和需求兩端動力強勁、動態平衡、良性互動,積極打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錨”,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
從供給端看,我國產業體系完備,科技創新持續突破躍升,持續為世界提供高品質的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我國是聯合國標准下工業門類最全、配套最完整的國家,制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約30%,連續15年穩居第一制造業大國。堅持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由2012年第三十四位上升至2024年第十一位,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居世界首位,實現從“世界工廠”供應全球到“創新實驗室”賦能全球的歷史性轉變。我國已成為全球分工體系中堅實可靠的組成部分,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
從需求端看,我國市場規模巨大,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我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進口市場,一年有近50萬億元消費、超過50萬億元投資、超過20萬億元進口,未來增長潛力巨大。同時我國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吸收外資連續多年居全球第二,對外資“磁吸力”不斷增強。我國正在加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在“制造大國”的堅實基礎上成長為超大體量的“消費大國”,將不斷為各國企業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拓展增量市場。
辦好第三屆鏈博會,持續打造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國際公共產品
舉辦鏈博會是中國貿促會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的重要舉措。第三屆鏈博會將於2025年7月16日至7月20日在北京舉行,秉持“鏈接世界、共創未來”主題,堅持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綠色化辦展理念,進一步放大貿易促進、投資合作、創新集聚、學習交流平台功能,攜手各方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伙伴關系。
促進上中下游銜接。651家企業和機構攜500多家上下游合作伙伴將在先進制造鏈、智能汽車鏈、綠色農業鏈、清潔能源鏈、數字科技鏈、健康生活鏈和供應鏈服務展區參展,各展區的參展商同屬一條“鏈”,形成產業鏈“全家福”。不少鏈上伙伴將設置聯合展台,如蘋果公司第三次攜手我國供應商展示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最新技術,浙江宇樹科技、強腦科技、海康威視等AI產業鏈企業將組團參展。本屆鏈博會聚焦各鏈條主題繪制產業圖譜,直觀呈現各產業鏈上中下游關鍵環節的重點材料、技術和產品。本屆鏈博會期間將成立各鏈條展商聯盟,為產業鏈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加強資源共享和長期合作搭建平台。
助力大中小企業融通。超過65%的參展商是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還有大批“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小而精”中小企業積極參展。英偉達、路易達孚、中國鐵建、中糧集團等大批國際知名“鏈主”企業,將與廣大中小“鏈屬”企業同台展示。東方電氣將展示其帶動1.5萬家企業協同出海的成功實踐。中國貿促會拓展“參展履歷”功能,為參展商“數字畫像”,研發“匹配—觸達—互動—追蹤”全流程自動化對接技術,助力廣大企業展前精准對接、展中深入交流、展后跟進洽談。
推動產學研用協同。本屆鏈博會著眼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首次設置以知識產權轉化為主線的創新鏈專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科研機構和技術交易所將參展,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聯動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眾多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負責人將在70多場會議活動中研討交流,聚焦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發表真知灼見。首次舉辦的“鏈博首發站”新品發布活動,將集中展現產業鏈協同創新最新成果。中國貿促會屆時將繼續發布《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首發由供應鏈促進指數、連接指數、創新指數、韌性指數構成的全球供應鏈指數矩陣,為全球開放合作貢獻智慧。
深化中外企業互動。參展商涉及7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境外參展商佔比達35%,其中美國參展企業數量較上屆增長15%,繼續位列境外參展商數量之首。170多個境外團組將來華觀展洽談。主賓國泰國和主賓省山東、廣東將依托鏈博會平台推介產業資源、促進交流合作。中國貿促會將與境外機構共同舉辦上合組織工商論壇等一批機制性活動,並將支持盧旺達、莫桑比克等最不發達國家的機構和企業參展,助力其更好融入全球產業體系。
(作者為中國貿促會黨組書記、會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0日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