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蜜桃、品桃膠、嘗甜品
中外大學生在寧波奉化感受蜜桃文化

在“中國水蜜桃之鄉”寧波奉化的廣袤桃園中,翠綠的枝葉間,粉嫩水靈的水蜜桃挂滿枝頭,個個飽滿圓潤,色澤誘人。7月18日,寧波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的25名中外大學生覓桃而來,在奉化區蕭王廟街道開啟了一場沉浸式文化課程。
“現在我們看到的桃樹品種就是湖景蜜露,在採摘前,我們可以打開桃袋底部,查看水蜜桃的成熟情況。”奉化區蕭王廟街道是奉化水蜜桃的主產區之一,當天,中外大學生們化身採桃人,在桃農的帶領下,體會了一把豐收的喜悅。
在桃農的示范下,中外大學生摘下一個又一個蜜桃。“這個桃子甜蜜多汁,我太喜歡了。”來自摩洛哥的samah一邊大快朵頤一邊伸手點贊的模樣逗笑了不少同學。
奉化水蜜桃渾身是寶,綿延不斷的桃林還孕育了另一樣特色美食——奉化桃膠。在棠岙村的江阿婆共富工坊裡,大學生們親眼見証了桃膠從琥珀色的“小石子”到美食的華麗“變身”。在共富工坊負責人江杏飛的巧手下,晶瑩剔透的桃膠經歷了20個小時的浸泡,佐以金耳、冰糖、蜂蜜等食材,成了老少咸宜的特色飲品。
江杏飛告訴大家,桃膠價格實惠,膠質豐富,素有“平民燕窩”的美譽,又被稱作“桃花淚”,近年來頗受消費者喜愛,為當地桃農帶來了額外的經濟收益。“我的媽媽就經常用桃膠和蓮子做成甜品給我吃,沒想到中國也有食用桃膠的文化,可見印度尼西亞和中國之間是有深深的文化連接的。”來自印度尼西亞的William(李曾順)在品嘗桃膠飲品后感慨,他想起了家鄉媽媽的味道。
當天,大學生們還品嘗了桃花酥、蜜桃慕斯等多款水蜜桃甜品,來自摩洛哥的齊必清激動地打開了手機,一一向鏡頭展示,“奉化的水蜜桃美食太棒了,我要把今天吃到的美食分享到我的社交賬號上。”
江阿婆共富工坊發展桃膠加工是奉化推動蜜桃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價值深度持續挖掘的生動案例之一。近年來,奉化傳承利用好桃文化“基因”,不斷做活“桃文章”,發展“桃經濟”,以特色產業助力旅游全域發展。浪漫無比的桃花馬拉鬆、熱浪滾滾的蜜桃音樂節、煙火氣濃郁的蜜桃市集……奉化正用“一顆桃”勾勒“最美桃花源”的生動畫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