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以“質”致遠
安徽向前丨颍上好“風光”

在這裡,隨處可見的深藍色光伏板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這裡,“風”“光”等大自然的能量充分釋放,原本無形的新能源產業鏈從抽象變得具體。
在這裡,一幅新能源產業“新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作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先鋒隊”,近年來,安徽省阜陽市颍上縣依托風、光、生物質能等豐富資源,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新能源產業集群規上企業達20家,2024年全年實現營收36.15億元,同比增長9.4%。
位於颍上縣的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項目。葉彪攝
在颍上縣的鄉間公路上駕車前行,不時可以看到一座座“大風車”拔地而起,巨大的白色葉片沉穩地切割著淮北平原上永不停歇的氣流。
“颍上縣風力資源豐富,近年來在風電開發上取得顯著成果。”颍上縣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打趣道,如今“西北風”不但能“喝”,還成了“香餑餑”。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颍上地區風能利用更是如火如荼。
矗立在田野上的風力發電機。颍上縣委宣傳部供圖
2024年,裝機容量250兆瓦、總投資21.99億元的三峽能源阜陽南部風光電基地(颍上)風電項目,裝機容量90兆瓦、總投資7.2億元的國家電投颍上綠動風電場項目均建成並網投運。
“僅這兩個項目,就可實現年均發電量約8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25.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8萬噸。”颍上縣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除了“風”,“光”是颍上縣新能源產業布局的又一張“王牌”。目前,颍上縣已初步形成“硅片—電池片—光伏玻璃—增減反射材料—焊帶—接線盒—背板—邊框—組件—支架”先進光伏全產業鏈。
盛夏,走進颍上縣安徽銅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隻見生產線上一派繁忙景象,光伏焊帶正以每分鐘300米的速度“噴薄而出”。
光伏焊帶是電池片焊接的重要材料,其品質優劣將對光伏組件功率和光伏發電系統效率產生重大影響。
2024年,全球光伏行業競爭加劇。嚴峻形勢下,銅誠新能源卻實現逆勢上揚。
安徽銅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人民網記者 高飛躍攝
“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對技術創新高度重視,持續投入大量資金,這也是我們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安徽銅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夏迎春介紹,憑借過硬的品質和領先的技術,公司如今已成為業內首屈一指的光伏焊帶制造商。
“去年,公司實現營收近8億元,今年預計突破10億元。目前,生產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夏迎春說。
圍繞光伏產業,颍上縣堅持延鏈強鏈補鏈。近年來,像安徽銅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一樣的優質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颍上縣。早在2020年,颍上縣清潔能源新材料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就被安徽省政府認定為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
面向未來,颍上的新能源雄心清晰而堅定。
“下一步,我們將統籌整合資源、持續招大引強,深化產學研合作,持續打造好先進光伏、新型儲能、風能、氫能、生物質能5大產業鏈。”颍上縣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追“風”逐“日”,向新而行。
當光伏板的金屬光澤與風車的白色身影在廣袤田野間交相輝映,颍上這個傳統農業大縣向綠色能源高地昂首邁進的壯闊圖景,已然在地平線上清晰展現。
點擊進入專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