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龍泉:劍瓷品質城市多維發力 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柳永偉、葉曉龍
2025年08月02日16:31 | 來源:麗水日報
小字號

上半年實現GDP增長8.1%,增速列全省第2、山區海島縣第1,連續8個季度實現7%以上高位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7.3億元,增長31.5%,列全省第6﹔完成向上爭資56.2億元,新增一般債券5.8億元、額度全省第1﹔連續6年獲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優秀等次,榮膺全省“大禹鼎·銀鼎”、首批“神農鼎·銀鼎”……2025年以來,浙江麗水龍泉市深入實施“八八戰略”,緊扣浙江省委“一個首要任務、三大主攻方向、兩個根本”和麗水市“一個歷史使命、三大戰略任務”工作部署,弘揚“六干”作風,奮楫力行“麗水之干”,朝著六個“品質城市”建設目標大步邁進,在經濟社會發展的賽道上奮力奔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

產業發展強基底

8月1日召開的龍泉市委十五屆八次全會強調,“民無產不富,城無產不強”。2025年以來,龍泉市錨定“產業品質城市”建設目標,聚焦培育壯大產業新質生產力,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推動產業集群強勢崛起。

某熱管理系統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自主研發的熱管理集成模塊正源源不斷下線,這一突破填補了龍泉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在研發、生產制造熱管理集成模塊領域的空白。作為山區海島22縣唯一一個以地方為主體建設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全省新能源熱管理重點實驗室的落地,更讓“高校+企業+產業鏈”的高能級產創融合平台加速成形,為龍泉打造“中國熱管理智造基地”奠定堅實基礎。

主導產業的強勁勢頭成為發展的鮮明底色。上半年,龍泉市實施制造業項目46個,新開工重點工業項目10個、新入庫納統12個,新投產項目7個,完成工業投資12.5億元,同比增長72%。汽車零部件產業增加值增長29.3%,大健康醫藥產業增加值增長12.1%,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分別增長16.6%、29.8%、23.4%,規上工業增加值達15.8億元、增長13.5%,彰顯出“產業為基、工業為先、項目為王”的發展定力。

傳統產業同樣在轉型升級中煥發新生。竹木產業通過騰出土地1190畝,龍淵村頭二期、安仁蘭師畈等4個竹木小微園加速擴建,引導43家企業入駐,預估竹木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可增長17%。與此同時,昌文、嶺后等“五大平台”建設同步推進,新拓展工業空間508畝,可供工業用地超2200畝,為“萬畝千億”產業平台建設儲備了充足空間。

招商引資與企業培育雙輪驅動,為產業注入澎湃動能。上半年,龍泉市瞄准汽車零部件、高端閥門等關鍵賽道,成功引進產業項目23個,其中億元以上制造業大項目16個、10億元以上項目3個,實到內資12.07億元,安仁泵閥、八都竹木等產業集群加速形成。通過完善創新型、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機制,新增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7家、專精特新企業5家。數字化改造2.0行動全面推進,35個技改項目落地,新增1家省先進級智能工廠、3家省基礎級智能工廠,“智造”成為龍泉工業的新標簽。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為發展“護航”。迭代升級“龍財通”應用,龍泉市半年來兌現惠企資金1.32億元﹔引導金融機構為3501戶市場經營主體辦理無還本續貸23.26億元,制造業貸款余額增長11.75%﹔涉企“綜合查一次”執法質效並列全省第一,招投標無感監測指數連續21個月居全省第一,讓“公平公正、依法依規”成為龍泉的鮮明標識,彰顯了打造“全省一流營商環境”的決心。

城鄉融合展新顏

圍繞縮小“三大差距”,做好“強城、興村、融合”三篇文章,龍泉市正加快城鄉品質提檔升級,讓城市更宜居、鄉村更興旺,共同富裕的新圖景徐徐展開。

城市功能在更新中持續完善。高塘生活垃圾填埋場、三江口南岸公共空間建成投用﹔劍湖遺址公園、管師仁故居文化公園開工建設,讓城市留住歷史記憶。龍窯路西延驗收通車,江濱南路、華樓街改造完成,江潭大橋等加速建設,城市路網不斷完善。啟明口袋公園、鬆溪路體育公園等3處“金角銀邊”重要節點建成,43公裡親水閉環馬拉鬆慢跑圈提標建設,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願景成為現實。

不僅僅在於城市建設,龍泉市的經濟活力體現在每一個項目、每一處場景。如今,綜合倉儲服務中心開工建設,規模電商培育帶動本地產品線上銷售超1000萬元,林業車隊區塊、公園路入口區塊招商完成,龍建區塊招商推進62%,高品質商圈初具雛形。2025年,龍泉市發放各類消費補助、消費券1800萬元,拉動汽車、家電等消費2.5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6%。青創空間四期及青創公寓三期154套投入使用,吸引47個團隊及企業入駐,成功創成國家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為“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創造了良好條件。

鄉村振興奏響共富樂章。2025年,龍泉市成功入選首批省級“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軸,梳理重點項目76個,總投資350.3億元,“城區+2個中心鎮+6個片區組團”模式推動城鄉融合縱深發展。建成2個省級未來鄉村,38個行政村村道實現改造提升,建成3173畝農業標准地,盤活206宗閑置農房,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溪頭村入選聯合國旅游組織2024年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成為展示龍泉鄉村魅力的“金名片”﹔蘭巨鄉現代化示范鎮、塔石—安仁片區風貌區等項目有序推進,紅色研學基地、食用菌共富工坊等投入運營,帶動低收入農戶收入增長12.4%,連續7個季度居全省前列。

城鄉融合的關鍵在於要素流動,龍泉正打破壁壘讓資源高效互通。2025年4月30日,“天下龍泉 青年創谷”青年入鄉發展主題活動成功舉辦,通過發布集結令、招募鄉村共富合伙人、青年打卡鄉村等系列活動,吸引更多青年入鄉返鄉就業創業。同時,一場場針對新農人的培訓也在陸續推出,培育農創客55名,培訓農民1.5萬人次,2560名新型職業農民走上田間地頭,為鄉村注入人才活力。3條客貨郵線路開通,“客貨郵易路通”入選省農村發展典型案例,為城鄉融合架起“連心橋”。

特色資源煥生機

立足生態與文化雙重優勢,龍泉市深挖特色資源價值,推動“綠水青山”與“文化瑰寶”向“金山銀山”轉化,讓特色資源成為發展“富礦”。

在剛結束不久的“淘在麗水”陶瓷大集上,龍泉以溯古陶冶、青瓷百色和瓷韻共生三大板塊,生動演繹了青瓷從宋韻古窯到“人類非遺”的千年傳承,吸引眾多市民與陶瓷愛好者駐足流連,成為全場焦點。2025年以來,龍泉市陸續推出“龍小博”“龍小圖”等文旅品牌,舉辦53場望甌市集、西街特色集市活動,陶溪川、西街三江口入選省“文藝賦美”街頭演藝精品點位,文化已不知不覺融入了百姓日常生活。此外,浙大分校舊址修繕獲省“匠心杯”,大窯龍泉窯遺址博物館、源口窯遺址保護工程建設如火如荼,《龍泉寶劍志》《龍泉青瓷志》編纂有序,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扎實有力。

劍瓷產業是龍泉的特色產業,在持續深耕下,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上半年規上產業產值達1.47億元,18家劍瓷企業完成“個轉企”,925.5萬元專項政策資金惠及185家企業。在2025年的廣交會上,137款劍瓷產品組團亮相,拿下一筆筆訂單。“天下龍泉”歐美商標注冊完成,青瓷“數智通”APP銷售額達1.02億元,劍瓷產品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

文旅業態的多元化,讓“詩和遠方”變得觸手可及。成功舉辦溪頭村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旅游產品發布會,披雲山景區配套設施完成設計,金品窯等3家民宿入選省“浙韻千宿”。西街歷史文化街區、棋盤山區塊等省文旅“雙百”項目完成投資1.6億元,接待游客173.5萬人次,增長16.9%,住宿業、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增長9.3%、12.9%,讓“不滅窯火”“龍泉論劍”等文旅品牌更加響亮。

生態資源也在轉化中釋放價值。“龍泉靈芝”以83.83億元品牌價值連續三年穩居全國靈芝類區域品牌價值榜首,“浙江龍泉—武義靈芝文化系統”申報中國農遺獲全省第一評選名次,讓“菌中之王”成為鄉村致富的“金鑰匙”。此外,在扎實推進品質農業全產業鏈建設過程中,龍泉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4.2%,黑木耳液體菌種加工中心、藥用菌種質資源庫等項目提速建設,中國南方食藥用菌交易中心加快開工,新造2300畝食用菌原料林,特色資源開出“致富花”。

民生福祉穩增進

始終牢記“老百姓好才是真的好”,2025年以來,龍泉市扎實推進民生實事,一筆筆真金白銀、一項項改革舉措,化作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祉,穩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龍泉是產糧大市,也是茶葉種植的重要區域,2025年,龍泉繼續推出水稻完全成本保險、茶葉氣象指數保險等,為廣大農戶兜底。同時,龍泉也關注青年人的發展,通過構建青年“低息+貼息”金融幫扶體系、青易貸利率“二連降”、創業授信額度從3億元提升至5億元等一系列措施,為青年創業保駕護航。另外,42場招聘活動帶動1546人新增就業,6個“零工驛站”促進635人靈活就業,19家“共富工坊”新增崗位1463個,帶動人均年增收3.1萬元,致富的陽光照進每一個家庭。

公共服務人人所需,2025年,龍泉市繼續推出普惠興趣班和公益暑托班,將青少年宮優質的教育課程和校外活動導入到群眾的家門口,“家門口青少年宮”由原來的5個點位擴至10個,龍職院一期、民族中學擴建、培智學校建設等項目穩步推進,龍泉中學高考首考特控線上線226人,創歷史新高,朝著“創成教育‘兩市’”目標穩步邁進。同時,優化“一老一幼”服務,推進全民健身中心、養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城市球場開放,龍泉市人民醫院由浙大二院深度托管,中醫醫院創“二甲”通過省級評審,“浙麗鄉村好醫”應用讓優質資源下沉基層,健康浙江考核實現“五連優”,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

社會治理成效方面,龍泉市持續深化“141”基層治理體系,一站式訴求受理平台服務3800余人次,矛盾糾紛調解723場次,調解成功率達99.3%。2025年,“周三下村日”與“周五開門接訪”機制貫通,接待群眾437人次,一次性化解率達97%。“排雷行動”梳理排摸重點領域風險隱患98項,開展100余場應急演練。實現了省平安縣“二十連創”目標,群眾安全感持續增強。

從產業根基的夯實到城鄉面貌的煥新,從特色資源的激活到民生福祉的提升,上半年的龍泉,以實干書寫答卷,以奮進描繪藍圖。下半年,這座“劍瓷品質城市”將持續砥礪劍瓷品質、挺膺共富擔當,一以貫之推進“六個品質城市”建設,乘勢而上加快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更高水平的現代化品質龍泉,努力為全省、麗水大局貢獻更多龍泉力量。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