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閑時儲電 高峰售電

溫州樂清政企合力探尋能源聚合新模式

吳秋秋、邱依如
2025年08月15日16:43 | 來源:樂清市融媒體中心
小字號

  近期,浙江開展首次新型主體市場化電力響應,全省19家虛擬電廠參與其中,溫州樂清某科技公司作為國網系統認証負荷聚合商的市場化主體之一,參與了此次電力響應。

  該公司設有110千伏變電所,並配置了3.1萬千瓦的儲能。自8月8日開始,其已三次參與浙江省電力交易中心發起的虛擬電廠市場化響應,即在企業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將原本每天15:00—17:00的儲能放電時間,按需調整到用電高峰的19:00—21:00,三次累計放電約6.5萬千瓦時。

智慧場景。受訪者供圖

智慧場景。受訪者供圖

  “這不僅助力緩解全省時段性用電緊張,還為企業帶來約4.8萬元的市場化補貼,且絲毫沒有影響正常生產用電。”樂清市電力負荷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連德超表示。他口中的市場化補貼,正是樂清為鼓勵企業參與削峰填谷推出的市場化措施:通過電價杠杆,引導工商業用戶屋頂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量優先自用,余電按市場化電價返售電網,並對參與調控的儲能放電量按照市場出清價格給予補貼。

  和傳統電廠“集中發電、單向輸送”的模式不同,虛擬電廠借助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構建了一座“隱形電廠”,把光伏、儲能電站及充電樁等分布式資源聚合在一起,形成“可調度單元”,助力電網削峰填谷。

  為何要建設虛擬電廠?近年來,樂清電網供需兩側均發生顯著變化,給電力調度帶來了全新挑戰。供給側,光伏發電等綠電能源佔比持續提升,但這些能源利用率不高,難以有效調節用電高峰電力缺口與低谷的電力冗余﹔用電側,樂清地方工業用電需求激增,對傳統能源依賴度高。

  2023年,國網樂清市供電公司創新打造的“綠電樞紐”分布式能源互聯與聚合平台投入運行,開啟了電力負荷聚合的探索之路,為虛擬電廠資源池建設奠定了扎實基礎。平台統一接入全市8514戶分布式光伏、28座儲能電站,最大聚合調節能力達到10萬千瓦,這一調節能力大致相當於一座中型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可滿足約10萬戶家庭同時用電的需求。

  “該平台就像為綠電調配的‘智慧大腦’。”國網樂清市供電公司調控分中心副主任趙大柯介紹,通過AI算法,該系統可提前4小時預測某區域雲層變化對光伏發電的影響。當工業區出現午間光伏出力驟降情況時,可自動調度附近儲能站放電填補缺口。該平台運行以來,28座儲能電站已累計放電6027萬度,減少企業停電損失超10億元,調峰成本節約500萬元。

  8月11日,樂清市全社會用電負荷達225.96萬千瓦,創今年第五次歷史新高。市民“無感”的背后,也有分布式能源互聯與聚合平台的默默發力。

  國網樂清市供電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建設虛擬電廠還有助於加速綠色轉型,推動樂清光伏儲能等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預計今年全市新增分布式新能源15萬千瓦,綠電佔比提升至35%,年減排二氧化碳30萬噸,為區域碳達峰提供核心支撐。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