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海島民生 溫州洞頭政協交出暖心答卷

“凌晨送完最后一單外賣,沿街的小餐館也關門了,只能隨便吃點填飽肚子……”這些藏在海島角落裡的百姓心聲,曾讓多少人愁眉不展,也是溫州洞頭政協人攥在手裡的“心頭事”。
為助力擦亮民生幸福底色,洞頭區政協秉持為民發聲的初心,引導委員走訪村居社區、走進企業車間,每一次調研都力求“察實情、聽真話”,每一條建言都緊扣群眾急難愁盼。針對外賣騎手社會保障的困境,郭潔茹委員提出《關於關心關愛外賣從業人員的建議》,被列為政協重點提案,還由區主要領導親自領辦,一大波暖“新”舉措讓新就業群體更有歸屬感、幸福感。
此外,面對村社老人吃飯難問題,洞頭區政協組織開展“銀齡關愛”專題調研,重點聚焦“老年食堂建設”共商良策,委員提出的“廚房統一配餐+志願者送餐入戶”服務等一批金點子轉化為工作實踐,讓老年群體在煙火暖食中感受到政協溫度。
“雖然長期在外創業,但我一直關注洞頭教育發展。希望我的綿薄之力,能夠幫助更多品學兼優但家境面臨困難的孩子完成學業。”9月2日,在洞頭區海霞中學“明德百島學子夢想基金”發放儀式上,洞頭區政協委員、山東省浙江商會副會長李明德的發言真摯動人。
這份對家鄉的牽挂,讓他的愛心延伸到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個人累計捐款捐物260余萬元。同時也激發了委員投身公益的熱情,更點燃了政協多元公益的“星火”。
為了幫助殘障人士實現“站起來”的願望,經濟界委員主動出資16.5萬元捐贈站立式輪椅11輛,幫助解決肢殘人士的出行難題。同時成立助殘領域政協委員工作室,支持殘疾人士開辦“娘家人食坊”,作為居家養老食堂“中央廚房”,既服務“一老”,又安置肢殘人員就業,讓每一份公益力量都成為推動海島共富的堅實支撐。
在洞頭區元覺街道沙崗村,“六送下鄉”服務隊正忙著給群眾免費體檢,村民們圍著服務台,臉上滿是期待。這一幕,正是洞頭區政協委員履職服務為民的生動寫照。
為推動委員聯系服務群眾工作走深走實,2024年以來,洞頭區政協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創新“五微”工作法,通過開設微講堂、開展微協商、巧用微監督、做實微服務、提出微建議的“五微”融合模式,讓委員履職更接地氣、更聚民心、更有實效。
據洞頭區政協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政協委員利用“五微”平台,已累計開展調研、協商等履職活動300余場次,收集民意140余條,助推解決民生問題90余個,一份份“民意清單”變成了“履職答卷”,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