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頂層設計 深化醫保聯動
杭州多措並舉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浙江省政府新聞辦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構建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加快中醫藥現代化先行省建設情況。
浙江是傳統中醫藥大省,也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全省現有中醫類醫療機構4599家,其中三級公立中醫院49家,數量居全國第2﹔2024年公立中醫院總診療人次達6183萬人次,出院人次達176萬人次。
其間,作為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和省中醫藥綜合改革先行區,杭州近年來堅持以“小切口、大牽引、民生優先”的原則,強化頂層設計,打造了“數智杭中醫”市級智能惠民服務。如在“保健”方面,打造了“智能舌診”平台,市民拍兩張舌頭照片上傳就能進行體質辨識再獲取個性化調理方案,目前已服務百萬人次﹔在“就診”方面,“中醫智能導診”幫助患者精准找對症科室和好中醫,“中醫體重管理機器人”“中西睡眠障礙機器人”居家管理健康﹔在“好藥”方面,建立“揭榜挂帥”機制,推動醫院與企業協同攻關中藥制劑和新藥研發,提供更多產品。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中醫藥發展指數連續6年位居全省首位﹔自制制劑產值達1.39億元,品種數約佔全省三成。
為進一步深化醫保聯動,杭州市醫療保障局全力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落實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及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新增17個中醫類項目,對99個中醫類項目價格進行調整,優化群眾醫保支付。為確保群眾用上“放心藥、實惠藥”,杭州還建立了中藥飲片、制劑等的價格動態調整及最高限價機制,確保合理定價,並率先在全省開展全鏈條可溯源中藥飲片等級管理試點,已開展了2批15個道地藥材溯源工作,其中4個溯源飲片即將臨床應用,從源頭保障質量安全。
當前,中醫藥茶飲、中醫藥集市活動深受歡迎。為推進中醫藥與生活結合,杭州以“街區+集市+康養”為主線,重點打造了一批“可看、可玩、可嘗、可購”的中醫藥文旅新場景。如胡慶余堂推出的“中藥咖啡”成為年輕人手中的“養生潮品”﹔方回春堂主打四季養生,讓游客參與古法熬膏﹔廣興堂國醫館內開設了中醫藥數字健康生活館……在這些老字號的帶動下,河坊街、橋西直街、五柳巷等中醫藥特色歷史街區的“文化內涵”持續提升,年均接待國內外游客超百萬人次。
此外,杭州衛健和文旅兩大部門還聯動各區、縣(市)規范化舉辦“節氣養生·岐黃有道”中醫藥特色文旅市集,不斷解鎖“中醫藥+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產品。如處暑節氣在上城區和拱墅區舉辦的杭州中醫藥特色文旅夜市,融合名醫義診、非遺體驗、智能養生體驗和文創銷售,當晚吸引游客3萬人次。“類似的中醫藥市集,市區兩級已舉辦300余場。”杭州市衛生健康委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杭州將固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大型主題集市,推進“中醫藥文化旅游特色體驗點”建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