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張生態科創網引領“數字變革”

溫州龍港:“中國印刷城”迎來數字化新生

林辰辰
2025年09月11日15:37 | 來源:潮新聞
小字號

  浙江南部的鰲江之畔,坐落著全國三大印刷基地之一——溫州龍港市。近年來,一股數字化浪潮正悄然重塑著這裡的廠房與流水線。來自“希望之光”幫扶團和浙江理工大學龍港研究院的資源力量,聯手引領“數字變革”,為產學研融合發展跑出創新“加速度”。

  浙江理工大學龍港研究院院長彭來湖是“希望之光”幫扶團領銜專家。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和”,不僅帶來了高校的智力資源,更將“希望之光”幫扶團的力量精准導入龍港印刷包裝產業升級的脈絡。

  幫扶團專家作為評審專家參與龍港市“N+X”數字化改造項目評審驗收,助力行業數字化升級邁出關鍵一步。

  創新模式織就科創生態網

  打造亮眼“成績單”

  45名全職研究人員、30余位合作教授、30多名在讀研究生,以及引進的國家級領軍人才首席科學家,共同組成了這個充滿活力的創新引擎。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和溫州市重點實驗室的落戶,為這片熱土提供了堅實的高層次人才與科研平台。

  如何兼顧行業共性與企業個性為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改造?在龍港研究院,有一個看似簡單的公式——通過“N(行業共性基礎)+X(企業個性定制)”數字化改造,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產業服務”的科創生態網下,解鎖龍港印刷業智能化升級的關鍵密碼。

  深入產業一線才能精准發力。據統計,目前研究院團隊已累計走訪企業300余家,精准收集企業有效需求800余條,與70余家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合同經費總額達3000余萬元。一張張成績單亮眼奪目:申請發明專利130件,授權30余件﹔協助創建博士后工作站2家、博士創新站7家。獲批“浙江省尖兵領雁項目”2項、“浙江省數字化車間建設項目”3項,制定“浙江制造標准”9項。其中,牽頭項目《數字化高端包裝印刷裝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斬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人才攻堅破難題

  跑出降本增效加速度

  數字化轉型,關鍵在人才。研究院聯動浙江理工大學及省內13位智能制造幫扶專家,依托前期調研數據,深入企業提供智能化咨詢診斷。

  通過“問需於企”的深度診斷,專家們梳理出問題40余個、共性需求15項。目前,首批10家試點數字化改造企業,已有4家完成了數字化轉型——從訂單、排產、生產到質量,溫州金馳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改造,實現了全過程數字化。相較傳統流程,該公司工廠人員減少30%,原材料庫存周轉由45天降至12天,生產周期縮短至平均73小時,生產能耗下降18%以上。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實現了產品綜合質量水平提升20%,生產效益提升30%,交付周期提升25%,數字化轉型的“紅利”落地生根。

  產學研融育人才

  為產業注入“智力活水”

  “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產業服務”是研究院的核心理念。依托浙江理工大學科研、教育與人才資源,研究院構建起以“新型產學研合作”為引擎、以“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為支撐、以“博士后工作站”為高層次人才孵化的三位一體協同創新體系。

  約30名碩博研究生通過“雙導師制”參與科研攻關,為龍港印刷產業源源不斷輸送既懂技術又懂產業的復合型人才,持續壯大數字化轉型的支撐力量。

  從技術突破到企業蝶變,從人才孵化到生態構建,浙江省“希望之光”幫扶團與浙江理工大學龍港研究院正以產學研協同之力,推動“中國印刷城”在數字變革中煥發新生,書寫傳統產業向智能化轉型的“龍港答卷”。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