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鎮海:共富工坊帶旺農旅產業鏈
日前,漫步寧波市鎮海區駱駝街道朝陽村,一批立足鄉野的共富工坊布局於此,處處洋溢著“新農人”的創業熱情。
總投資600余萬元的陽光葡源農場,是95后新農人張棟杰悉心經營的農業項目。此外,他還採用“立體+地面”模式,種植立體草莓、小番茄,建設休閑垂釣區,豐富農旅體驗層次。如今,農場已成長為農旅融合型共富工坊,為附近村民提供就業崗位30余個,帶動增收50余萬元。
“‘共富顧問’為我們工坊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意見,並給予我們供需對接、技能指導等幫扶,幫助我們順利提升知名度、拓寬市場銷路。2025年,產值預計將超過200萬元。”張棟杰說。

開設農場研學。駱駝街道供圖
如今,整個朝陽片區的助農要素都被充分調動和匯集起來,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的“共富產業鏈”。這背后,是鎮海區創新打造的共富工坊產業指導中心,以統一組織體系、統一培訓指導、統一資源調度、統一品牌運營的“四統”模式持續“輸血”。
2025年以來,在共富工坊產業指導中心幫助下,駱駝街道積極推進朝陽片區共富工坊增技、增收、增效綜合改革,實施“向陽興坊”共富工坊示范帶項目,創新構建“鏈坊融合”發展體系,通過組織鏈、產業鏈、資源鏈“三鏈”協同,整合提升十余家特色工坊,推動朝陽村農文旅縱線與蓮晴社區城市農場軸線雙線並進,打造“強基興村”“創新驅動”“暖心富裕”工坊集群,塑強區域共富工坊品牌。
挖掘農耕資源、打造沿線景觀小品、推出文旅“漫步指南”……在駱駝街道共富工坊黨支部統籌下,“助富專員”“紅管家”“第一書記”集思廣益,共富工坊主理人具體落實,一條集特色研學、鄉村休閑和文化創意於一體的“農文旅研”產業路線成為“流量擔當”,實現工坊、村集體、村民多方共贏,2025年累計吸引游客5萬余人次。
“周末帶著孩子親子露營,在草莓園了解草莓生長過程,在葡萄園裡摘葡萄、釣魚,在趙安中故居感受寧波幫文化,還能烹飪收獲的農產品。”市民唐琴說,“這裡的共富工坊各有特色,研學路線非常好玩。”
“我們通過業態互補、流量互引的策略,錯位布局村咖、露營、手作等農文旅項目18個,構建共富工坊全鏈條發展體系,讓鄉村發展人氣更旺、動能更足。2025年,朝陽片區共富工坊總產值預計將超過1500萬元。”駱駝街道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該街道將依托產業指導中心,舉辦豐富多彩的農旅活動,開拓更多新場景、新功能,激發工坊活力、優化發展路徑。(施宜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