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安徽滁州:嶺上生“金帶” 道旁富萬家

人民網記者 周坤
2025年09月29日10:1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當初秋的陽光洒在江淮分水嶺的脊線上,蜿蜒的風景道如一條絲帶,串聯起丘陵、田野與村落。在安徽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的小崗村宿院子裡,韓正亮正細心擦拭著木桌,准備迎接新一天的客人。他曾是本地農民,如今成了小崗村宿的“村宿管家”。

說起變化,他語氣裡帶著踏實:“從前守著幾畝地,現在守著民宿,守著來往的游客,收入翻了番,日子也更有奔頭。”

俯瞰小崗村宿附近的當年農家景區。人民網 郭昊攝

俯瞰小崗村宿附近的當年農家景區。人民網 郭昊攝

韓正亮的故事,是滁州江淮分水嶺風景道帶動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風景道不僅是一條路,更是一條“轉化之道”。它把閑置的農房變成雅致的民宿,把田間的農產品變成游客帶得走的伴手禮,把昔日面朝黃土的農民,變成懂經營、會服務的“新商戶”。

小崗村宿正是“資源變商品”的典型。過去閑置的集體房屋,被改造為融合江淮傳統建筑風格與現代休閑功能的民宿群。大禮堂、小吃街、咖啡屋、篝火營地一應俱全。

韓正亮說,“‘五一’期間客房入住率超70%,很多客人一住就是兩三天。”游客留下來,消費鏈就拉長了。本地產的滁菊、芡實、艾草,經過包裝設計,成了熱銷的旅游商品。農產品,真正變成了商品。

而韓正亮自己,也從農戶變成了商戶。他不僅是管理員,更是本地文化的講述者、旅游服務的提供者。在他身后,是小崗村整體旅游的提升。研學基地、民宿集群、農產品加工園相繼落地,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俯瞰滁州江淮分水嶺風景道旁的民宿群。人民網 郭昊攝

俯瞰滁州江淮分水嶺風景道旁的民宿群。人民網 郭昊攝

“風景道像一根線,串起了散落的資源,也串起了村民的致富夢。”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說。

風景道不僅激活了小崗村這樣的“改革名片”,也讓更多默默無聞的古村落煥發新生。被譽為“皖東最后的古村落”的天長市長山村,便是其中之一。

走進長山村,青磚灰瓦、古樹參天,時間仿佛慢了下來。這裡沒有大拆大建,而是以“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保留村落肌理,植入新業態。

閑置老宅被改造成茶社、工坊、書屋﹔村民成為講解員、手藝人、民宿主人。如此一來,不僅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也讓古村在保護中發展。

俯瞰天長市長山村。人民網 郭昊攝

俯瞰天長市長山村。人民網 郭昊攝

在天長市文旅局副局長李佳佳看來,風景道帶來的不僅是客流,更是發展理念的升級——從“賣風景”到“賣生活”,從“短途游”到“度假地”。在這裡,文旅融合不是簡單的觀光,而是讓游客沉浸其中,感受“古村生活”。

從吃住行游購娛,到農林水文體商,如今滁州江淮分水嶺風景道悄然改變著皖東大地的鄉村圖景。近千個鄉村旅游點、田園綜合體、民宿農家樂散布沿線,5000多戶農戶變身商戶,帶動近10萬人就業。

據統計,截至目前,滁州已整合項目560個,總投資近475億元。風景道沿線81個和美鄉村中心村與100個旅游重點村同步建設,形成聯動發展格局。

俯瞰滁州江淮分水嶺風景道。滁州市文旅局供圖

俯瞰滁州江淮分水嶺風景道。滁州市文旅局供圖

電商直播基地、后備廂基地、研學營地等新業態層出不窮,鄉村旅游從“看點”變成“亮點”,從“副業”變成“主業”。

漸漸地,風景道,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富民道”。它讓資源活起來,讓農產品俏起來,讓農民富起來。生態底色,是這條道最美的風景,而百姓笑臉,是這條道最實的成果。

當風景成為產業,當鄉村成為熱土,當農民成為主角,鄉村振興的“雙向通道”,正越走越寬。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