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醫學院婦產科醫生周堅紅十余年堅持做科普——
普及醫學知識 呵護女性健康(守望)

![]() |
中午時分,驅車100多公裡到達浙江省余姚市泗門鎮后,周堅紅(見圖左,楊衍春攝)顧不上旅途勞累,放下背包,拿起話筒,神採奕奕地走上講台,開始了一場健康科普講座。
作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婦三科主任、主任醫師,10多年來,周堅紅利用業余時間進山區、下海島,完成了1000多場科普講座,受益群眾超過10萬人次。她參與創建了18個名醫工作室,培養了300多名基層婦科醫生和500多名科普講師,將女性健康知識播撒到更多角落。前不久,她獲得2025年“最美醫生”榮譽。
“認真了解每名患者的情況,努力為她們提供更多幫助”
“周醫生,我每天都像揣著一團火,由內而外地燥熱難耐,連安穩地睡一覺都是奢望……”接過剛打印好的檢查單,周堅紅仔細傾聽著48歲的吳女士訴說自己的困擾。察覺到患者言語間的焦慮,她放緩語速,開始仔細詢問病情。
周堅紅看病很“慢”,每次出診時,等候區總排著長隊。來看病的,不少是她的老患者,大伙都耐心地等待。“醫生不光要治病,還要‘治心’。每次看病,我都認真了解每名患者的情況,努力為她們提供更多幫助。”周堅紅說。
從醫37年來,周堅紅幫助了40余萬名患者,為2萬余名患者成功實施了手術。她培養了博士研究生10名、碩士研究生40余名,帶教培訓了300多名婦科醫生。
除了坐診,周堅紅還把更多精力放在醫學知識普及上。2010年,周堅紅在浙江省率先開設了更年期內分泌門診,接診過程中,她注意到許多女性因更年期綜合征,經歷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困擾,有不少患者對更年期綜合征的知曉度非常低。
從那時起,周堅紅便有意識地收集患者的疑問,利用休息時間,為大家做公益科普講座,關注相關群體的心理變化。“大家對醫學知識的渴求很強烈,我要把科普講座一直辦下去。”周堅紅說。
“做科普要講故事、打比方,故事越具體,內容越有意思”
翻開周堅紅的日程表,每一天都排得滿滿當當。“經常上午看完門診,中午出發去縣裡做講座,回到家都晚上九十點鐘了。”周堅紅說。
因為講座效果好,邀請周堅紅做公益講座的組織機構越來越多,2016年起,她發起成立“花樣年華”健康科普團隊。2019年,她給團隊定下了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標:一年內完成千場進農村文化大禮堂的科普講座。這意味著團隊全年無休,平均每天要舉辦3場講座。
面對挑戰,她帶領團隊鉚足干勁,幾乎把每一個節假日都用在開展科普講座上。她經常凌晨5點出發,開展多場講座,晚上返回杭州,第二天又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那年,她和團隊完成了講座1155場,參與醫生200余人。她還培養出一支專業的科普隊伍到全國各地開展講座,目前團隊已有講師500余名。
浙江省婦幼和生殖保健中心兒童健康部主任王飛雪是最早的科普講師之一。她回憶說,最早一批25人,都是周堅紅的學生或來進修的醫生,起初大伙都不太會做講座,一站上台就怯生生的,科普內容也不太吸引人。
“臨床醫生不缺案例,缺的是把案例講生動的本事。我給大家提要求:做科普要講故事、打比方,故事越具體,內容越有意思。”周堅紅說。
在周堅紅指導下,王飛雪慢慢學會把專業復雜的醫學知識“翻譯”成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講座開頭可以先問問‘是不是這裡痛、那裡不舒服’﹔面對高校教師,不妨就開門見山,把條理講清晰。”如今,王飛雪已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講法”,還能指導其他人。
今年8月,王飛雪來到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鬆潘縣,為當地醫生做科普培訓。一位年紀偏大的老中醫上台試講時,由於普通話講得不好,想打退堂鼓。“他在當地名氣很大,也有豐富的經驗,稍加練習一定會有好的效果。”在王飛雪和團隊指導下,這位老中醫經過反復練習,為當地群眾帶來了生動的科普課。
“從線下到線上,越來越多人加入科普隊伍”
提起科普,浙江省余姚市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主任呂丹陽也有話說:“早些時候我們下鄉做科普,大家來聽的積極性並不高。如今情況大不同,不少人主動邀請我們下鄉辦科普講座。”
新的問題擺在周堅紅和團隊面前:一場場線下科普,輻射面十分有限。為了讓更多人受益,她和團隊開始琢磨通過微課、直播等線上形式開展科普。從線下到線上,讓科普知識觸達更多百姓。
經過努力,她的科普知識微課堂,上線一個月點擊量就超過了150萬次﹔直播節目“留住女性青春的奧秘”,觀眾觀看人次達62.8萬。
除了線上科普,周堅紅和團隊每到一個地方,還會邀請當地縣區、鄉鎮的婦科醫生組建公益交流群,“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帶動更多醫生做好健康科普。”
“這個藥的吃法我忘記了,您再指導下”“最近睡眠很差,也沒有力氣去鍛煉,需要調整治療方案嗎”……打開手機,科普公益交流群裡消息不時推送,周堅紅和團隊成員會在群裡為群友答疑解惑。
“周老師既是醫生,也是‘網紅’,更是我們的貼心人。”曾經被診斷為卵巢早衰的80后患者徐女士,在朋友介紹下進入科普公益交流群,經周堅紅的治療后,成功生育了兩個孩子。徐女士也會在群裡為其他患者答疑解惑。周堅紅欣慰地說:“從線下到線上,越來越多人加入科普隊伍。”
一邊堅持坐診、義診,一邊忙著做線上線下科普,周堅紅坦言,一年當中,她真正能休息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10天。不管多忙,她依舊熱情滿滿,“呵護女性健康是我的使命。只要能干下去、講得動,我就會堅持。”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21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